盘锦红海滩钓蟹记

标签:
旅游文化娱乐盘锦红海滩钓蟹记 |
分类: 散文----形散神不散 |
生命的火红还应该属于这里的几十万亩芦荡,几十种海鸟,属于这里无尽的稻田中和漫延的滩涂上,那成千万上亿只螃蟹。我们到达的时候正赶上退潮,随着海水的退去,碱蓬草根部的滩涂也逐渐裸露出来,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穴,大的和鸡蛋差不多,小一点儿的竟有指甲盖那么大。每一个洞穴里都藏有一只螃蟹,它们怕的倒不是人,而是退潮后那些成群结队飞来,享受海鲜大餐的各种海鸟。
从蜿蜒曲折的木质观光廊桥上,俯下身仔细察看,可以清楚看到这些小精灵,它们先都只是胆怯又机警的露出两只小眼睛,耐心的等待着。等待着的也许是大自然赏赐给它们的美味,也许它们成为了大自然食物链上端的海鸟们的美味。
观光廊桥的另一边是成片绿油油的水稻田,这里便是著名的盘锦大米的原产地。听当地人讲,这里的大米其所以出了名的筋道清香,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处辽河三角洲湿地,土质非常肥沃。再就是用来浇灌它的,是这里特有的辽河淡水与渤海海水的混合水质。天地海三位一体,造就了盘锦的文明,造就了红海滩,也造就出了生命的不息。
与红海滩一路之隔的稻田里,也生长着数不清的小螃蟹。稻田蟹与海水蟹的不同主要在于,海水蟹的鳌比稻田蟹的鳌大很多。别以为这么多的蟹,想钓起它们来可真的不容易,又不能下到滩涂上去抓,那样会把自己陷进去的。小外孙就因为不知道钓蟹从何下手正发愁呢。我还是从廊桥观光亭里,买冷饮的小姑娘那里,偷学来了钓蟹的绝技。
女儿也早就为如何把钓来的螃蟹带回去,为了让它们尽量能多陪伴孩子一段时间,她想出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好办法。只见她选来一只空的透明饮料瓶,去掉盖子,从锥度的一多半处剪开,然后翻过来倒扣在瓶子上,小口朝里,大口朝外,并倒入少量海水。这样有水又有透空气,螃蟹进得去,出不来。我没想到的是,这几十只钓来的小螃蟹,生命力竟然还挺顽强的,直到我们从盘锦回到家的前一天还活着。
让我释然的是,回到北京后,小外孙自己竟若无其事的安慰起我来:咱们钓小螃蟹的乐趣,本来就在于钓这个过程,并不在于要养,更不在于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