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30年儿科医生,尤其目前在首儿健高门诊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工作,每每看着孩子已经闭合或即将闭合的骨龄片,面对着渴望长高的期盼眼神,总不忍心说“孩子,你的个儿不会再长了”、“你已经没有什么生长潜能了”。但出于医生的职责,又不得不实情告知。
总结下来,以下十种情况的儿童可能会面临身材偏矮的问题。
1、
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合并生长逐年缓慢即GV(生长速率)3岁以下<7㎝/年,3岁以上<5㎝/年。
2、
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父身高160㎝左右,母身高150㎝左右。
3、
出生时即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2500克,身长<48㎝),这类小儿80%左右在2岁时能追赶同龄儿童,其中15%左右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生长发育百分位曲线。
4、
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约20%左右,2岁时不能达到正常身高。
5、
青春发育前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
6、
性发育过早,如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月经来潮;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阴茎增大等第二性征。还有性发育过迟,现代女孩>12岁,男孩>14岁仍无第二性征发育迹象者。
7、
与同龄、同性别儿童比较,身高始终较矮者。
8、
肥胖儿、体重指数:BMI>28者。
9、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以前发病,如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在2岁以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
10、服用过或长期服用增高药、增强免疫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长得慢也是病,有的认为孩子有早长、晚长,陷入治疗等待误区,把孩子的身高交给时间,等到真的长不了的时候,骨骺已闭合,后悔莫及。部分家长花大量的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增高器械,殊不知,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适得其反。
作为儿科医生,我特别希望家长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常识,发现孩子身高矮于同龄儿童,应该到正规医疗单位就诊,千万不要听信广告,滥用广告宣传的增高药,也不要盲目等待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