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50431d2et9d8f2288be55&690
文
保镖
6、门人弟子:四配与四大弟子
去过孔庙的人都看到过,在孔子圣像两厢,配祀着四位贤哲,这四人分别是颜渊﹑子思﹑曾参﹑孟轲,均是孔子最为优秀、最有成就的弟子门人,享受着在孔庙配祀孔子的殊遇,故称“四配”。
而通天教主座下同样有时刻不离左右的四大弟子: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但令人奇怪的是,这四位辈分很高的神仙除了《封神》一书外,基本没有在中国其他神祗系统中出现过,所以所谓四大弟子,应该是作者针对“四配”所虚构的人物。当然他们不是以“四配”作为原型而进行描写,而是完全进行了虚构,甚至调皮的进行了“恶搞”,譬如把修为、能力不弱于“金仙”的龟灵圣母,描写成得道的母乌龟,开了儒家人士的一个大玩笑。
7、政治观:积极入世
作者将截教隐喻为儒教,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道教崇尚清净无为,针对政治,采取了消极、避世的处世态度,而儒教则是“为政以德”,希望以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使国泰民安。故道士多避世修炼,远离尘世;而儒生则多积极进入仕途,封侯拜相,通过政治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再来看《封神》,阐教人士,多为世外高人,无欲无为,厌弃世俗。而截教中人呢?虽然也都是修道之士,但大都积极入世,执掌政权,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最为著名的是闻仲为当朝太师,位高权重。其他人等或官居要职,或镇守一方,数不胜数。这不正与现实中道、儒两教人士的情况完全吻合吗?
8、核心目的:尊道抑儒
据传老子在函谷关度化尹喜的时候,曾经留下一首诗:
西出函关佛事拜,
东来鲁国圣人参。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那是佛教尚未传入中国,所以这首诗应是后人杜撰的。但明显可看出,相对于佛、儒两教,道教人士还是希望道教领袖三教,而让其他教派臣服。
其实不仅道教如此,试问哪个教派不希望自己的宗教发扬光大、香火鼎盛?而现实世界中,统治阶级一直采取独尊儒术的国策,连科考也是采取的专为儒家设计的八股文制度。所以无论士族阶级还是平民阶级,若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只能加入儒生的行列,苦读四书五经,方可金榜题名。因此,中国历代孔庙一直香火鼎盛,而道观、佛寺的香火时起时落,处处落于下风。
面对强势的儒教,作者只好在自己幻想出来的神魔世界中寻求慰藉了。原本弱势但掌握正义的阐教(道教),在同样弱势的西方教(佛教)帮助下,一举击溃了人多势众、势力庞大的截教(儒教),从而取得了仙界、天界与人界的绝对统治地位。所以,《封神》一书,是作者借虚喻实,体现了作者尊道抑儒的核心目的。
9、最终理想:三教合一
《封神》第四十七回“公明辅佐闻太师”一节中,截教赵公明谴责燃灯道人时曾经吟唱道:“翠竹黄须白笋芽,儒冠道履白莲花。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元来总一家。”明眼人一眼便知,“儒冠道履白莲花”不正是说的儒、道、佛三教吗?而“三教元来总一家”也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政治主张,那么这个“三教合一”又是何意呢?
其实,中国历代素有“三教合一”的说法,只是明代以前较为模糊。什么是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的融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儒、道、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潮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而小说中赵公明“三教一家”的说法,自然也代表了作者“三教合一”的最高理想。所谓三教合一,无非从维护社会道德,有利政治统治为出发点和目的地,认为三教在这方面的目的是一致的,即所谓“三教虽殊,同归于善”。
明代除了《封神》一书提出了“三教合一”的观点,顾宪成也在《明故礼部仪制司主事钦降南阳府邓州判官文石张君墓志铭》说过:“东溟管公倡道东南,标三教合一之宗。君相与质难数百言,管公心屈”。而明代三教共同崇拜的神祗也日益流行,其中最盛的是关帝信仰,约成书于明中期的《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称关羽君临三界,“掌儒释道教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再如晚明的林兆恩甚至创立以儒为主体的三教合一的宗教“三一教”,宣称要通过“炼心”、“崇礼”、“救济”等手段,“以三教归儒之说,三纲复古之旨,而思易天下后世”,甚至“立庙塑三教之像:释迦居中,老子居左,以孔夫子为儒童菩萨塑西像,而处其末座。缙绅名家亦安然信之奉之”。实行了三教在信仰崇拜体系上的合一。从而使三教合一概念的内涵有了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结论,这个神秘的通天教主的原型正是孔圣人。而作者也通过小说反应了自己两个根本目的,其一是尊道抑儒。只是作者为了规避社会与宗教矛盾,便以虚构的阐、截、西方三教隐喻道、儒、佛三教,在虚幻世界中使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儒教臣服于弱势的道教与佛教。其二是幻想“三教合一”。书中通过描写截教基本被阐教所瓦解、控制,而西方教也被原阐教人士燃灯道人(佛教中的燃灯古佛)、慈航道人(观世音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文殊广发天尊(文殊菩萨)等所渗透、控制,阐明了作者本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出发,希望“三教合一”的最终理想。
通天教主即孔圣人,阐、截、西方及道、儒佛,这便是隐藏于《封神》一书中的惊天秘密!
(全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