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E与产权市场” 漫谈

(2011-06-28 11:43:30)
标签:

pe

产权市场

人总行研究生部

财经

分类: 产权·讲演

受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邀请,上周我在五道口为来自各地的中小金融机构负责人做了一场题为“产权市场、PE与新型资本市场”的讲座。

 

“PE与产权市场” <wbr>漫谈


 

PE市场最近几年在中国欣欣向荣,PE除了可以给企业带来壮大发展所必须的资金、管理、市场资源之外,还对企业的公司治理有潜在的优化作用,因此可以认为PE可能是现代企业制度基础矛盾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

 

相比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现代企业制度一个核心变化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职业经理人制度给企业带来了更专业化、更有效率的管理理念,也为公众公司的兴起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但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也导致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管理层在获得企业控制权后,可能并不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而是想办法利用对企业的支配权来为自己牟利,这是困扰现代企业的一个公认难题。因此在股东与管理层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矛盾恶化而导致经营出现重大问题的概率非常大,类似案例可谓数不胜数,本世纪初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帕玛拉特事件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源于这一矛盾的催动。

 

为什么说PE有可能成为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解决方案呢?这可以从PE扮演的角色加以分析:

 

在PE公司这个层面,基金经理人既是基金的管理者,又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基金收益的分红权(通常是20%左右),这样的制度安排保证了出资人和管理者利益的一致性。

 

其次,PE对于被投资的企业来说,既是重要的股东,又有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和动力。所有权和管理权在PE身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这样就弱化了内部人控制的概率,适度减少了股东与内部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PE还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来加强对受资企业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从而绑定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做到效益最大化。

 

因此说PE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股东在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中的地位,部分缓解了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矛盾。

 

PE除了在股票市场IPO之外的另一个重要退出渠道,就是在场外市场通过并购来实现退出。包括北交所在内的产权市场一直在规划和思考如何建设PE退出的场外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产权市场与股票市场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平行的资本市场。这两个市场既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一些根本的不同。比如说股票市场具有融资功能、股权流转功能、服务功能、监管功能,产权市场实际也是。不同之处在于,股票市场的融资是面向公众公开募集,产权市场是面向专业投资人私募融资;股票市场的流转是拆细、连续的交易,产权市场则相反。

 

在整个市场体系中,能够上市的企业毕竟是少数,不超过总数的万分之五。因此我们希望产权市场能够为未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较低成本的投融资服务,打造一个非标准化的股权交易市场,这是产权市场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是专门为我国金融业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为金融系统培养专业型干部的学校,被称作是金融界的“黄埔军校”,20多年来,五道口的这块金字招牌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全国有志于金融事业的学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