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技术交易所的三维空间

(2009-08-17 10:26:08)
标签:

中国技术交易所

北交所

财经

分类: 技术交易

中国技术交易所已经成立了。交易所采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由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北京中海投资管理公司三家机构发起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未来还将引入其他战略投资机构,目前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已确定成为第四家股东。

 

这是中国首个致力于科技转化的全国性资本平台,它对中国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中国技术交易所之所以落户在中关村,有着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北京是中国科技资源最集中的城市。年北京市的合同交易额高达1027亿元,占全国技术总交易额的38%,已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而在北京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中,中关村占了70%。其次,今年3月13日,国务院作出了创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决策。

 

众所周知,中国技术转移和科技产业化存在着重大的制度障碍。假设有个国有科研机构做出了一项重大发明,当事人(教授、研究员、研究团队等)得不到什么利益,因为该发明属于国家,因此当事人对技术转移没有太多积极性。

 

但技术不像一杯矿泉水、一个苹果那样,只要权益让渡了就会产生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必须融合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才能产生新的价值,进而产生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在融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努力,技术事实上是转移不出去的。

 

这种激励的缺失是中国很多国有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产业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中关村股权现在是立足于转制的科技型企事业单位,对管理团队进行股权激励。而中国技术交易所现在要做的是把股权激励再往前,即往项目端再推。以863项目为例,从法律上讲它是国有的,但它离不开当事人的创造性劳动,因为科技项目并不能保证成功,开发成功就说明有创造性劳动。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说,863项目是国有资产,成功了就交给国家了,科研人员怎么会有积极性考虑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他们没有积极性,科技转化又怎么能够成功呢?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循项目端把股权激励往前推,用专业的研究评估,保障当事人的收益权,甚至还可以在产业化后再对当事人进行奖励,激励起老教授、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

 

这是中国技术交易所要做的一件事情,而这个事情只能在中关村这个特殊的、先行先试的制度环境下,在北京这个科技项目最集中,特别是国有科技项目资源最集中的环境下才能做。

 

与其他地方性的技术交易平台相比,中国技术交易所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中国技术市场尽管已运行近20年,已经有了相当的交易规模,但该市场却一直处在“一维空间”中,只是从“技术”这一个维度进行线性发展,因而发展速度缓慢;而相比之下,中国技术交易所的业务方向延伸到了“三维空间”中,从立体的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拓展。

 

第一个维度自然还是技术。但我们要把它做得更大、更集中,从而通过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产生一些新业务机会。中国技术交易所不但要成为中国最大、最全的技术汇集平台,还要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市场。

 

第二个维度是产权。技术只有产权化,才能被引入企业,产生新的价值增值,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我们所说的股权激励,其实就是产权化,这是中国技术交易所跟其他技术交易市场的一个巨大差异。

 

第三个维度就是交易。在此我们不是就技术谈技术,是把技术与产业,技术与金融结合起来,这其实就是当前北京正在大力提倡的科技金融。中国技术交易所是一个交易所,有一系列先进的制度建设。一系列利用金融手段促进技术转化、促进技术流动的想法,都在这里实验和实现。

 

这三个维度也可被简化成资源汇聚、确权和科技金融,中国技术交易所将循着这三个维度展开业务设计。

 

中国技术交易所是中国技术市场的一个重大升级,它将以开放的心态,与国民经济各个体系相融合、相交汇,用真正的市场手段去配置资源,用金融手段为技术交易提供服务。

  

中国技术交易所的三维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