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的一封信

(2009-03-04 19:23:44)
标签:

拍卖

奥运会

开幕式

北交所

文化

分类: 杂谈·随笔

 

南京夫子庙小学的来信

小学生的一封信

小学生的一封信

 

这是今天刚收到一封信。信的笔迹工整,语言虽然稚嫩却十分真诚,令人感动,让我仿佛看到我女儿小时候渴望得到心爱东西时的眼光。

 

可信读完后,我却有些为难了。这些孩子们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这次奥运会“缶”的拍卖,吸引到了全世界目光的关注,这几天每天来北交所观看“缶”样品的人络绎不绝,已交“拍卖保证金”的客户数以百计,这意味着,拍卖会上将出现激烈竞价的局面,尽管“缶”的起拍价并不高,平均每个仅千元,但拍卖会上竞买的人一旦多了,拍品的价格会被迅速拉升上去,最终的成交价可能远超起拍价。也就是说,夫子庙小学的这三万元钱,最后可能买不到十个缶。

 

而且根据本次拍卖公告,参加3月8日“缶”拍卖会的竞买人还需缴纳十万元的保证金,从这个角度上说,夫子庙小学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竞拍者”。北交所是一个承诺秉承“三公”原则的市场交易平台,所有拍卖参与者必须一视同仁地服从规则,这就无法破例让夫子庙小学加入竞买者的队伍。

 

这真的有些棘手了。在信的最后,充满童真的孩子们还在热切地盼望我们能帮他们实现这一“心愿”,他们在期盼着“好消息”的到来。难道真的就因为他们交的钱不够、因为交易所的规则所限,就把这些孩子挡在门外,让这些孩子们失望吗?

 

这种结局可能看起来是合乎逻辑的,但却不合乎情理,不符合这些“缶”背后所蕴含的那种精神——那种体现文化传承思想和奥运大家庭精神的东西。

 

我个人也有心帮助这些孩子们实现他们美好的愿望:由我出面参加竞拍,买到后再赠送给这些孩子们。我个人有这个能力办这件事,但却又苦于自己的身份所限!我毕竟是交易所的主要负责人,做这件事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而且,我也相信和这些孩子们抱有同样想法的绝不止南京夫子庙小学一家,一定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学校或公益性机构也有这样的愿望。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共同心愿,让这些代表着中国文化传统和友爱精神的“缶”传送到他们的手中。

 

可能最现实的办法,是一些怀有慈善愿望的有实力的社会机构或个人能参加进来,在竞拍到“缶”后,再赠送到像夫子庙小学这样的地方。这应该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但愿这样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我也愿意为此做些努力。 

 

2009-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