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本盛宴》§3.5  迎接国有资产入场

(2008-04-29 10:25:13)
标签:

资本盛宴

财经

分类: 资本盛宴

3号令出台前的产权市场发展状况

据统计,1994年6月,全国有各级各类产权交易机构174家,其中,省级14家,地市级104家,县级56家。到了1996年年底,达到了210家,但由于市场覆盖地域狭窄,规模小,力量薄弱,服务能力差等因素,一部分产权交易机构业务稀少、有行无市、形同虚设;另外还有一部分产权交易机构采取相对冒进的做法,规范程度不高。1998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整顿金融秩序的工作,导致大批的产权交易机构被迫关闭。到2002年底,还有机构存在,且有人办公的产权交易机构不到100家,真正有效运作的仅30家左右。随着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国资委的成立,产权市场再度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据不完全统计,至2003年底,产权交易机构达到230多家,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交易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科技企业融资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此外,适应国有产权跨地区有序流转的需求,各地产权交易机构之间加强了业务合作。1997年7月,由上海产权交易所联合青海、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福建、重庆等省(直辖市)及产权交易机构共同发起,率先成立长江流域产权共同市场;2001年2月,由青岛产权交易所发起,11家产权交易机构参与的黄河流域产权共同市场成立;2002年4月,由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北京产权交易中心等16家交易机构发起的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也宣告成立。这些区域性大市场的建立,打破了地域限制,活跃了跨地区的资产重组,促进了产权要素资源的跨地区自由流动。

 

在产权市场的监管方面,各地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大多数采取地方政府审批设立产权交易机构、归口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如从事国有产权交易的由财政部门监督,从事技术产权交易的由科技部门或科技园区管委会监督。上海在这方面的做法更具有前瞻性,1996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关于建立企业产权市场监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资产发1996年25号文),随后上海就设立了监管机构"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简称“产管办”),由国资委主管。产管办的监管手段包括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做法是以产权管理办公室为主,联合工商、监察等各方面力量参与监管,保证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产权市场在服务国有产权交易方面的探索实践

产权市场是适应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流动重组的市场需求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在国有产权交易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对于是否应该强行规定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交易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反对强制国有企业进场交易的意见认为,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产权交易市场也不应该靠政府的行政保护和垄断地位去发展,而应该靠自己为市场提供的服务来吸引买卖双方进场。支持强制国有企业进场交易的意见认为,在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在市场化程度滞后、产权交易市场还难以自我生存的情况下,必须先依靠政府的力量把市场培植起来,让它成长壮大,逐步形成气候。然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逐步摆脱对政府的依赖,使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

 

从理论上讲,两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角度来考虑,强制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最为核心的目的在于通过产权市场公开的进行国有产权的阳光交易,可以有效杜绝国有产权私下转让可能存在的私相授受、暗箱操作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贪污腐败问题;在于通过产权市场的市场网络和专业化服务,充分发现投资人和发现价格,促进国有资产在交易过程中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强制国有产权进场交易的初衷绝对不是为了支持产权市场的发展--如果真是这样,成本和代价也太大了一点。当然,国有资产的强制进场交易,对产权市场来说,的确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事实上也对促进产权市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但要说强调国有资产进场交易就是为了发展产权市场,既牵强,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2000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青岛和郑州等地的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规定国有资产应当进场交易,有的甚至要求集体资产也要进场交易。其他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出台政策性文件要求国有产权必须进场交易,但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出于引进中介服务、提高交易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自觉进入产权市场公开征集投资人,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国有产权转让。因此,尽管3号令出台以前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但各地产权交易机构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或通过自身完善服务功能吸引,积极服务于国有产权的市场化处置,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并初步建立起符合国有产权市场化处置的交易制度和业务流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为3号令的制订提供了实践方面的参考作用。

 

从交易方式和服务范围上,产权市场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交易品种从以前的以企业整体产权转让为主,逐步根据市场需要转变为整体转让与部分转让相结合;交易方式由原来单一的协议转让,发展到引入招投标、拍卖等竞价方式;服务内容上也从内资企业为主,发展到内、外资并举,从为经营不佳的国有企业解困为主转变到为绩优企业的扩张发展与不良资产的重组置换提供综合服务;服务对象也从公有制为主,转变为面向各类所有制企业。

 

此外,适应股份制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产权市场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在服务企业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权登记托管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股权质押、增资扩股、转让过户、分红派息等增值服务,出现了一大批专业化的股权登记托管机构。

 

应该说,产权市场在服务国有产权交易方面做了大量的积极探索,这些积累奠定了为国有产权交易服务的功能基础。

产权市场具备了服务国有产权交易的市场功能

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这是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都充分证明了的。产权市场作为一种要素市场,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也是依靠市场机制进行的。多年的探索实践表明,产权市场已具备了服务国有产权交易的市场功能。

1)信息的积聚与辐射功能

从一般意义上说,市场是商品的集散地。但对于企业产权这样一种特殊商品,不可能把一个个企业都搬到市场上去展示,更不可能把一个个收购意向以实物形态展现出来。因此,只有采取以出让或收购企业的信息形态去市场上展示,由供求双方选择。企业出让和收购产权的信息在产权市场积聚,并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辐射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市场突破有形边界,从而也使交易配对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大大提高。企业出让和收购信息的积聚和辐射成为产权市场最基本的功能。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产权市场的这个功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价格发现功能

价值规律最基本的法则是等价交换,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任何偏离价值的价格都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真正的价格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发现,而不是人为评估出来的。企业产权作为商品范畴的产物,它也具有这样的属性,应该以市场定价为基准在流动中实现自身的真实价值。通过产权市场发现企业产权交易价格,在当前国有经济调整与重组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产权市场在充分发现投资人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了拍卖、招投标和网络竞价等交易方式,事实上已经具备了通过有效组织竞价充分发现价格的功能。

3)制度规范功能

产权市场通过制度建立对每一个具体的交易行为都要进行监管,包括要依法审查产权交易主体的资格和交易条件,要依法审查产权交易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要对符合交易条件的出具权威性的产权交易凭证,要依法组织产权交易活动、维护产权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等等。产权市场已经具备了通过制度规范产权交易全过程的功能。

4)中介服务功能

产权交易的顺利完成,有赖于市场的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中介服务功能,是一般市场在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产权市场在企业产权转让的过程中,聚拢了一大批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会员,包括审计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产权经纪机构、拍卖机构、招投标机构等,通过提供交易场所、交易信息、足够配对撮合的交易客体,以及实行进场交易委托代理制,使交易双方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平等地完成交易,提高产权交易效率。

 

节选自<资本盛宴·第三章·第五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