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国安又输,已经四轮不胜。如果说这是亚冠后遗症,多少有点儿,但不是全部。其实关于现在国安打法的问题,过去也已经说了不少,而且国安在近几轮比赛中,阵容和阵型也在寻求变化,但收获不大。特别是在连续两轮联赛变阵效果都不理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赛季中超联赛的确难打,过去好多队是一个阵容打天下,阵型变化少,阵容变化更少,赛前猜都能猜出比赛中谁会出场。但这个赛季不行了。江湖规矩变了,竞争压力大了,逼得教练们必须掏出真本事斗智斗勇。于是在基本阵型打法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的修修补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味地固守老路子,在一个小环节上处理不利,便很有可能被对手抓住,然后受到惩罚。在已经走人的两人中,一人是因为瞎变,看不到根本,二是不变,一味地默守阵规,结果走上了同一条路。
更多寻求变化的球队则开始了希望之旅。以河南为例。上一轮的唐尧东保卫战,谁也没想到唐会把打后卫或者前卫的张璐放在锋线上去,结果这一招不仅让对手摸不着头脑,而且确实起到奇兵的作用,直接激活了内托让他完成帽子戏法。这就是奇兵起到奇效。申花队不断地变阵对于中超各队来说也同样是一个成功样板。当然,这种变阵除了伤病情况不得不变之外,还是出于老布对对手的深入了解不得已而为之,当然效果都不错。
以对国安为例,为什么用宋博轩打左后卫,这招不是胡变的。我看之后还有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以此提问,那就是你不明白。那不是为了对付闫相闯吗?在这支球队中,只有从首轮一直打首发的宋是纯左脚,而且更多时候为了跟冯仁亮换位打右前卫,但他在右路基本没有多少进攻能力,但下盘扎得稳,虽是左脚防右路也没多少问题。所以这场起用他打左边后卫,就是警惕中后卫出身的阿德纳尔多的毛躁。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冯仁亮这场比赛就一直呆在左边前卫,没人换位,他打左路之后,防守存在一定问题,这时候就更得以一名球风扎实的后卫在左路坐阵,因此也促成了这次变阵。现在想起来简单,但其实体现了老布的深思熟虑。但这招儿一出,看得人就应该看出里面的猫腻。
还有再说老布用兵,对于冯宋二人的使用,也不是简单的一个换位。你看,在要领先纯防守时,两人之间是不换的,即便换了也马上换回来,就是冯在右,宋在左。但如果要破釜沉舟要快攻的话,冯肯定在左,宋肯定在右,主打得就是冯。这点儿上,一般人看不出来。对国安这场,冯仁亮一直在左边路,其目的就是快攻这一侧,而且因为对侧是姜坤,也不可能形成换位。而之所以起用姜坤打右路,就是用他的经验对抗国安左边后卫助攻,以及他在边路的传球。而且姜坤很容易的会向中路靠,与两名后卫对抗国安另两位后腰,所以造成国安上半时中场组织并不得力。
国安的问题就出现了。闫相闯进攻受阻之后,对方很快便利用同一侧的冯仁亮进攻,后卫罗斯过去防守时很容易会被对方打身后或者从外线突破,这次对手更是抓住这个细节,两名中后卫又被对方双前锋限制,所以这一侧的空当相当明显。申花后两球基本都是打这一侧。
还有,除了首轮,老布基本放弃了双前锋。直到对阵实德时再次对双前锋出战起到实效。本场也是第三次用恩朗和里亚斯科斯双前锋首发出场。对于后者,现在很多球队会重点盯防,但可能会忽视恩朗。而且这两人在站位和跑位上,是恩朗在前,里亚在后,而且比赛中有交叉。这就要求两名中后卫在盯防上,一是精力要集中,二是前卫要有纵深的协防,三是要适当逼出来贴身。但如果让对方打出了快攻节奏的话,这种防守就比较困难。加上国安队中后卫配置又有一人为替补。
与国安锋线兄弟组合相比,申花两名前锋个人能力更强,即能跟队友配合,而且也能靠两人个人能力创造机会。三个进球机会其实都是两人之间协同跑位创造的,而且恩朗这名球员多数情况下会在纵深牵制国安两名中后卫,为里亚创造机会。以第一球争议球为例,球在边路发展,恩朗突破切入国安中后卫身后越位区域。这种接应方式在国际赛场上极为多见,虽然是越位,但必然会干忧中后卫的防守,而疏于对实际进攻球员的盯防,这是对现有新的越位规则的完美诠释。当然,这个球存在的争议是恩朗实际上从越位位置回来拿球。
国安对申花也有赢面,而且首先领先,而且控制力也不错,或者说整体实力比申花要强。但申花正是在一些小细节上进行了修补,使实力在具体比赛上得以提升,才拿下了这场比赛。反过来,如果国安在预知对手会强化这些细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限制,可能就让自己的优势体现出来。
比如,如果要限制冯仁亮,周挺是不是更合适的人选?还有,国安在进攻之后更多地要保持攻守平衡,控制节奏,而不是一味向前暴露出身后空当被对方打反击?
阿里汉从上轮开始让右后卫白磊打上了左后卫获得两连胜,实德换帅之后开始打四后卫五后卫、权磊也开始首发,最后虽窝囊但也获得胜利。这些看似怪异的变化体现的是教练员的智慧和求生之道,但国安的一些变化却难说变到了点儿上。
前一篇:说说董芳霄!
后一篇:国安的穆里尼奥在哪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