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另类的足球大餐!
(2008-12-13 22:18:43)
世俱杯,几乎从诞生之日起便一直为人诟病,许多人一直认为这是被布拉特这个外行视为功绩的改良之举,但由于比赛水平不高,加上根本不把这种比赛放在眼里的欧洲冠军们的抵触,引发争议是再所难免的。但其实这种争议也只是存在于业内,更准确的说就是那些来自欧洲的大户们。世俱杯的举办不仅会让他们劳师远征,更可能打乱他们如火如荼联赛节奏,得不尝失,他们当然不把这种比赛看在眼里。而实际上,对于球迷们来说,各大洲俱乐部冠军之间争夺世界霸主的比赛本身极具诱惑性,比赛的精彩程度并不一定是所谓的技术含量和大牌效应,而是多种技术风格,打法类别组成的一个大拼盘,让你在一届比赛中可以尝遍来自五湖自海的美味佳肴。
如果把比赛足球比赛比做大餐或盛宴,中国球迷们每周喜闻乐见的欧冠、意甲、西甲便是云集了各种山珍野味、鱼翅鲍鱼的满汉全席,而世俱杯则可以算作是大鱼大肉让位于蔬菜素斋的家庭宴席。吃惯了大鱼大肉之后,这萝卜青菜清茶淡饭也就成了上品,更何况,这种吃法本来就算是营养均衡,免得营养过剩消化不掉。也就是,连年的欧冠和欧洲联赛的转播已经吊高的球迷的胃口,似乎比赛非曼联、皇马不看,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帕丘卡、
阿赫利以及什么维塔克联队了,但实际上,这些“萝卜青菜”并非上了不台盘,也并非没有粉丝,没有实力,只不过他们长年生活在世界一隅,不能暴露在聚光灯下,也就不大为我们所熟知罢了。实际上,阿赫利队便是埃及的“红魔”,曾被非足联评定为非洲的“世纪俱乐部”,其在非洲的地位相当于欧洲的曼联、皇马,全世界的粉丝就有五千万之多,其队中球员多为埃及或非洲国脚级球员,你能说这样的球队实力不行?
足球之所以成为风靡世界的足球运动,除了结果的不可预知之外,风格打法的多样性也是原因之一。当你大谈技术含量的时候,突然便会出现一支靠身体冲吊吃饭的球队。当你为攻势足球倾倒的时候,有些球队的防守反击也能一统天下。当成了某些大牌众多的球队的粉丝的时候,一支草根球队的完美表现往往会让瞬间内倒戈,这就是足球的魅力。所以,世俱杯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就跟世界杯一样,你不能说亚洲球队水平不高便没资格跻身庙堂,更不能因为欧美整体水平高便一家独大。有大鱼大肉,又有萝卜青菜,这才称得上能量充足,营养均衡的一场大餐。
两场世俱杯的比赛看下来,这样的感觉愈发深刻。新西兰的维塔克联队是一支半职业球队,球员个人技术算不上完美,节奏也算是职业节奏,但出色的防守让职业的阿德莱德没脾气,而且他们有自己固定的打法,有自己的反击策略,有一定之规,也有随机应变。比如他们的反击强化任意球打法,运动战投入兵力并不多,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球员的特点,而且实战的效果也的确不错。由此我想到了北京国奥运上与中国队同一小组的新西兰国奥队。两队的打法竟然一脉相乘,极为相似。想想那场比赛国奥队的表现,你能说对方不是高水平?你可以说对方的打法过于原始,但蛮荒时代的生命同样有着不俗的创造力。
同样,帕丘卡与阿赫利的比赛也是十足的力量与技术的对抗,除了星味不足之外,其他任何一个层面都与一场万众瞩目的欧洲足坛的巅峰对绝不相上下。荷尔蒙弥漫、激烈的身体对抗和冲撞、快速反击入球,任意球破门、扳平和逆转,加时赛的绝杀,更为难得是,两种打法风格在一场比赛都得以完美的体现,这种兼容共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比赛内含已经远远超越了胜负,也许他星味不浓,不能满足人们追星欲望,但她体现的就是足球最原始的内含,是对足球多角度,多侧面的更充分的诠释。
之所以说世俱杯是另类的足球大餐,就是因为她虽然没有贴着时尚前卫的标签,可能吊不起人们更大的胃口,但却是独属草根们的盛宴,也不乏平民的杰作,映衬出的是足球多面性的活力,带给球迷的是不同风格的享受,由此看来,世俱杯还有继续办下去的必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