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脚为什么不能开房?

(2008-09-24 13:44:29)
标签:

杂谈

国脚开房是奥运会比赛结束之一的话题,如果不是最近有媒体又有所提及,我也想不出来说点什么,即便人们又开始对此有了兴趣,也就想在这里说说。
   我总觉得大众对于这个话题的热衷,其实多少有点窥私和八卦的味道,极少有真正客观的声音,而将国脚开房与国脚素质不高,国奥队在奥运会上成绩不好,甚至提升到中国足球水平上不去的高度,其实就有点跑偏了。其实这些都与国脚开房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更不应该让开房国脚去忍受莫须有的指责的压力。要说这几者之间直有因果关系,我倒觉得中国足球水平上不去,国奥队成绩不理想,与“不开房”倒关系不小。要是我们的球队少一些过于军事化,欠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真正在备战比赛中做到“严肃活泼”,中国足球也不至于是这样的样子。
   在如何管理球队上,外教跟本土有着完全不同的观念。过去外教执教时,分工往往是外教管训练,中方负责管理,而事实上,在老外的脑子根本没有管理的概念。球员都是职业球员,都是成年人,他们应该知道作为一名职业球员应该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除了执行严格的作息制度之外,对私生活一般不会干涉。偏偏是我们习惯了集训时的军事化管理,把每一次的集训备战都当成了苦修和军训, 习惯于向严格管理要作风,要精神,而实际上往往走了歧路。
   “前门后门一把锁”,或者海埂的大狼狗,或者收手机电脑,或者什么三令五申,都已经是专业化时代的遗物,但我们在管理时又往往逃脱不掉习惯性思维的巢窠,所谓的严格管理变得僵化,缺少人性化色彩,其效果往往与初衷相悖,有时更会让人逆反,造成更坏的结果。
   比如国家队集训时,各种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全,在很多国字号里仍旧是“前门后门一把锁”,把宿营当成了囚笼,宾馆当成了监狱,只有训练算是放风,一道高墙隔开了他们与社会的联系,也压抑了情感的正常渲泄。其实许多问题都是被这样的圈养憋出来的,但这一植生了专业体制下的管理方式直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的得以改变,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就是因为有七情六欲,必须要与社会与其他人个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否则人的各种潜能也不可能发挥至极致,其中就包括运动成绩。再有,在完成训练任务和履行球队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也有支配自己自由时间的权力。比如交朋会友,与家庭欢聚,我看也没有哪项规章制度是要灭绝人伦,不让在集训比赛期间见女朋友的?但问题是,这种事情一直很敏感,甚至可能被认为是管理不严球员违纪而上纲上线,跟过去那些大半夜跳窗户跑出去泡吧的球员一样落个道德水平不高,自制力不强的“足球败类”的名号。
   老外一般不对球员的私生活进行干涉,他们脑子里也从来没有这根弦儿,事实上他们自己也更乐意享受自由生活,不受太多条框的束缚,这也是老外不怎么受中国人欢迎的原因。但你不能不说老外活得潇洒,他们是为自己活着,不象中国人一样从生下来便背负着各种压力,在孔老夫子的仁义道德下当一辈子“苦力”。但正常的道德标准还是应该维持,无论是大社会还理小团体,必要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也不可或缺,但切忌矫枉过正,更不能有违天伦,要重视球员们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渲泄,要是更负责任的就是要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而不是机械地以规定去强求和约束。这个理儿,其实也不是都不明白,但真到了节骨眼儿上,在背负着巨大的成绩压力的时候,人还是难免板起面孔,没人敢去放任。
    女足去年外教执教之前,其实是要上交电脑和手机的。我记得当时每天有教练员执班,每到晚上十点钟快到的时候,执班教练员的另一张床上就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手机和电脑,早上早饭之后球员又各自领回。但这种方式到底能不能够让球员按时睡觉?其实是不可能的。球员们交了一个手机,还可能有第二个,晚上不玩电脑,还可以聊天打电话发短信,这种情况一样杜绝不了。后来杨一民调查之后觉得这样做也没有多大的必要,反而可能让球员出现逆反,后来晚上就不收了,但也严格了作息时间,后来球员执行得也还算不错。
   外教到来之后,其实她是不了解这些情况的。我记得在美国拉练的时候,我们开始跟多曼和皮娅在这方面进行交流。原因是发现有些球员不遵守作息时间,在睡觉时间还在打电话、看电视、玩电脑,所以想还是收电脑手机的好一些。没想到多曼听后十分诧异,原因是这种方法在国外几乎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为你干涉了球员的自由,说狠点就是不尊重“人权”,她并不同意我们的建议,而且也表示保留意见,但如果中方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有条件的收,但不能过于武断。后来,我们也觉得没有太大必要,也就没有过于要求。不过,后来,由于白天训练量大,晚上的队会由于多曼搞得多样又多,平时的业余活动也比较丰富,加上杨一民等领导那会也强调“快乐女足”的概念,其实那段生活大家过得比较愉快,球员晚上也没有太多时间熬夜了,训练质量反而得到了保障。
   在女足世界杯期间,我们还组织了家属助威团,由足协出资把球员们的家属(当然包括朋友)接到武汉,而且允许球员们在自由时间可以跟家庭团聚,享受亲情,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球员其实在那期间都很自觉,在晚上休息时间都能准时归队,有情况必须跟领导请示或批后才可以。有的球员在比赛前一天晚上还主动让减少跟家庭团聚的时间,争取早睡觉保存体力,这些就连多曼都没想到。看看美国队许多球员每次都是母子或者是全家同出征,那种其乐融融的景象的确令人十分渴望。我想,如果美国队不能夺得今年奥运会冠军的话,大概也没有把原因归结了不少球员带着儿子一起来北京吧?
   所以,我觉得给国奥球员开房的定性从一开始便出现了偏差,更不应该把国奥溃败与此扯上什么关系。不说开房球员开房是为了会女友,作风道德上都挑不出毛病,而且又不是在球队规定的作息时间,就算是罗马里奥这样在喊“比赛前不泡吧不找女人第二天没法进球”的“花花公子”,我们不是都很宽容吗?
   球员开房,于情于理都没问题,道德上没错,更没违反法律,也没破坏队规,更是人伦使然,跟国奥成绩不佳更不搭边,我们又何必板着“道德卫士”的面孔去寒碜人呢?也别拿奥运上纲上线,奥运足球就是一青年级别的比赛,不是世界杯,不是亚洲杯,别太当回事儿。埃里克松允许英国球员的太太们随军,也没见谁比赛中脚软。
   比赛就是玩,就是游戏,不是人间地狱,太多清规戒律,即泯灭人性,又压抑了个性。比赛踢不好,“不开房”才是可能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