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第九讲

(2023-11-13 13:43:44)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哲学为什么会要宗教的命?不解。木心只说了一句:宗教与哲学的分野,一个是信仰,一个是怀疑。宗教,稍有怀疑,就被视为异端。这一句,不足以证明哲学与宗教对立,我理解的要命就是对立。相反,我认为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百度了一下三者的关系。

首先科学与宗教似乎对立。科学是实证,宗教是抽象。但从某方面达到和解,科学解决不了意识领域的问题,如爱、善、未知领域、灵魂的归属等。形成二元,却不对立。

康德说得非常好:在科学的范畴内,人们把上帝逐出去了;但是在道德的范畴里,人必须把上帝请回来。

因为科学再发达再厉害,都不能解决人心的问题,比如:终极的意义、活着的价值、活着的态度、内在的虚空、普遍性的无价值感和无意义感、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本质,等等……这些,科学没办法解决,它必须交给宗教。

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实体,是人的思想本身,哲学是用思想来研究思想。宗教信仰是人先天潜在的认识,而哲学则是人们通过实证等形式后天趋于真理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与科学又脱不了关系,但它毕竟不是科学,但哲学同样探究的是抽象的东西,比如说美德、善、正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又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区别于哲学。简单地说,哲学是要具备科学精神的,而宗教是不具备科学精神的。木心把二者的关系说的有点过,当然,哲学与宗教某方面意见相左,确实彼此要命。历史上不乏宗教迫害哲学家,哲学家战胜宗教的例子。这里涉及到权力。总体来说,哲学与宗教也有达到圆融的时候。

罗素说:宗教居于右边,科学居于左边,哲学居于中间。所以,居于中间派的哲学在三者间有平衡作用。爱因斯坦兼具科学、哲学、宗教一体,是人类的精英份子。

木心跳出宗教之外看宗教,他是艺术的,“我最心仪的是音乐、建筑、绘画所体现的宗教情操,那是一种圆融的刚执,一种崇高的温柔。”木心相信人的创造力高于一切:“人类既有这样美好的情操,不给自己,却奉给上帝,数千年没有回报,乃是最大的冤案。听听圣歌,看看伟拔教堂,可知人类多么伟大。人类的悲剧,是对自身的误解。宗教是要把人类变成天上的神的家畜,人再也回不到原来野生的状态。”

我想说,人的伟大不自知,借助宗教完成自身的伟大。

木心说,“哲学可以返老还童。”不太懂。如果借助哲学能够返回童年,那么年纪愈大,愈研究一下哲学为好。

2023年11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