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做好的自己
(2025-10-21 15:59:02)| 分类: 家教论坛 |
古语有言:“人道之兴,必由夫妻。”家就像一幅山水画,父亲似巍峨挺拔的高山,母亲似绵延不绝的河流。父亲用山的风骨。撑起一片天地;母亲用水的细腻,让日子幸福满溢。
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以及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决定了子女的未来、家庭的兴旺。因为,父亲的格局决定了家庭的天花板,母亲的情绪决定了家的地基,这是一个家最核心的竞争力。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高度
心理学家艾乐弗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会一点一滴地渗入到孩子的血液,嵌入孩子心灵。”父之爱子,教以义方。父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标杆,父亲对孩子的引导,就是告诉孩子何为正道。而子女探索生活的边界,取决于父亲的眼界和格局。
教育家宁十一曾说:“对家庭的发展来说,父亲的格局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父亲的眼界和格局是家庭这座山的风骨,而子女的成长轨迹,皆从这风骨而来。所谓格局,并不指实力和财富,而是指为人的品质。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若父亲品质高洁,孩子自然质地纯良;父亲高瞻远瞩,孩子方能前途远阔。父亲应用见识与智慧,丈量出家庭未来的路。
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
俗话说得好,观一人而知其家,观一母而知子之德行。子女的性格和德性,从母亲身上便可窥探一二。比如,温和和乐观的母亲会让平淡的生活中总有惊喜,不管家人经历什么,都能被家里的烟火气治愈。
恰如作家梁晓声所言:“母爱是伟大,这种伟大在生活小事中;母爱是真挚的,这种真挚在细碎的叮咛中。”梁晓声曾在小说《母亲》里,讲述了儿时与母亲的点滴往事。冬天的夜晚,母亲把他和兄妹们放在暖洪洪炕上,一边做针线活儿,一边话家常。忽然地,母亲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一本小人书,孩子们抢过来看,母亲则去烤几块红薯,浆洗一下棉衣。
在梁晓声的笔下,母亲可谓“神通广大”。家里的土房子本来像个地窖,却在母亲的打理下,窗明几净,温馨舒适。吃不上饭的时候,母亲会身手矫捷地爬到树上撸榆钱儿,再榆钱儿做成蒸糕、小豆腐、面糊汤等,美味可口,唇齿留香。母亲的温柔,就像在她心里面播下了一粒宽厚的种子,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平和以对,不焦躁,不抱怨,豁达释然。直到很多年后,梁晓声仍不感慨地说:“每个孤单的日子里,我都想念母亲,深深地想念。”
老一辈常说,小孩子就像地里的农作物,见风就长。其实,这风从来不在外面,而是从妈妈心田吹来的味道。一位母亲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情绪的柔和。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氛围。母亲不想要孩子敏感自卑,就要让自己的情绪稳定;想要孩子乐观自信,就要自己先乐观自信。一位性格温和的母亲才会给孩子轻松和乐的家庭环境。最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母亲;而母亲最佳的教育方式,离不开稳定的情绪。
父母的性格是家庭的风水
东晋名相谢安说过一句话:“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一个温馨的家庭,离不开父亲的有力托举,母亲的体贴入微。父亲性格坚毅有力,母亲的性格温柔似水,一个家庭的运势必然和顺通达。父亲不过分夸大自己,也不故意隐藏自己的缺点,而是坦然地用行动给孩子做最好的演示;母亲不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影响自己的情绪,遇事尽量心平气和地说话,而不是声嘶力竭地发脾气。
如果说父亲是家庭中的太阳,光芒万丈给人指引方向,那么,母亲就是月亮,清辉四溢抚慰人心。父亲做好引路人,母亲托稳大后方,便能给家庭带来无限的幸福与希望。和煦温馨的家庭,让一个家庭充满阳光,它能使家中棵棵幼苗逐渐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充满希望。人生的起跑线不在课堂,而在父母给予的一个温暖家庭。
转自《民生周报》《家庭教育报》(第1153期)25.9.3 (35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