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宝贝谈判的几种经济策略
(2024-06-25 16:19:06)
标签:
育儿 |
分类: 家教论坛 |
父母与孩子的大多数争吵都是由双方没有办法协调引起的。而这些争吵基于一个棘手的问题:公平。除了长期受此困扰的父母之外,没有人比经济学家更了解这一点了。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恰恰致力于研究谈判。这就是博弈论。以下是可以在家中引入的几个经济学概念:
你应该屈服于勒索吗
经济学概念:道德风险。想象一下,你与儿子达成了一项协议。你将邀请他去电影院,但买爆米花的费用将从他的零花钱中扣。这样一来,你就迫使他负责地处理每周的零花钱。
策略:周六到了,孩子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零花钱。他乞求、生气……你很想让步,自己买下爆米花,让他安安静静地看电影。如果你这样做了,就犯了一个错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称之为“道德风险”,因为他会助长不负责任的行为。当个人行为的负面后果不是由自己承担,而是由他人承担时,一个人决策时就会冒更大的风险。这适用于危机中的金融求助。
如何让兄弟姐妹合作
经济学概念:纳什均衡。对于拒绝合作的兄弟姐妹,建议应用电影《美丽心灵》中数学家约翰·纳什的完美信息市场理论,即所有参与者的策略都是已知的。
策略:给孩子们分配一项共同任务。例如,收拾玩具。根据他们作为一个团体的表现,给予他们相同的奖励或惩罚。如果其中一个孩子偷懒,另一个就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但却得不到补偿。下一次,他们可能就不会合作了,这样的话,他们都会输。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意识到,团队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对孩子的奖励有用吗
经济学概念:被宠坏的孩子定理。提出这一定律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他提出,即使是最自私的个人也能为共同利益做出贡献,前提是我们知道如何操纵他们。
策略:贝克尔认为,家庭是一个个生产单位,是一个个小工厂,其中的成员为奖励而工作。如果父母有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或她)的兄弟姐妹每次成为其不当行为的受害者时,给他们一份礼物作为补偿。
一次郊游、一块雪糕……让犯错的那个孩子错过。这种
为何一定要做到公平
经济学概念:帕累托法则。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根据经验提出了他的著名法则:在社会中,少数人拥有很多,多数人拥有很少。他甚至计算出了大致的比例。20%的人拥有很多,80%的人拥有很少。这适用于生活的许多方面:从财富到爱情。但这是不公平的。
策略:孩子们的天性就包括反抗不公平待遇。在他们两岁的时候,如果他们自己是受益者,4:1的比例对他们来说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到了7岁,他们就会拥有(或者应该拥有)足够的同情心,不会再想占别人的便宜。他们渴望人人平等。不要让他们失望。分蛋糕或分派家务的时候要做到公平。
能否让孩子轮流决定
经济学概念:“极小化极大”算法。该算法由美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约翰·冯诺伊曼提出,适用于参与者以将最大预期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情况,因此得名。
策略:假设两兄弟的利益发生冲突:需要分配一些糖果。如果我们给其中一人做决定的机会(因为轮到他了),而他知道下一次将轮到另一个人做决定(或周末去乡村玩,大家都没有床,需要分配为数不多的睡床)他就会有动力做到公平。他很可能会为了避免遭到报复而做到公平。这种策略可以将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摘自《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