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过谦”,正确“夸”出好孩子
(2022-06-03 18:22:03)
标签:
育儿 |
分类: 家教论坛 |
赏识激发进取心
为了防止孩子骄傲自满,很多父母习惯只说孩子的缺点,而对其优点却避而不谈。殊不知,父母的赏识和鼓励是孩子认识自我、突破自我的动力源泉。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父母的评价是孩子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来源。父母在外人面前对孩子的表现显得过分谦虚,会使孩子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自己是平庸的,更严重者甚至会失去对自己行为表现“好与坏”的判断标准,从而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
“夸”出优秀的孩子
家长赞美孩子也需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智慧型父母应关注以下3个方面。
关注并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例如,家长可告诉孩子“这学期妈妈看到你一直很努力,即便遇到了困难也没放弃,我真的很欣赏你的努力与坚持”。与结果相比,努力的过程、坚持的态度才是孩子能掌控的部分。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一点一滴的努力都是为了能离目标更近一步。
欣赏孩子与行为相连的品质。“你主动把打碎的盘子打扫干净,真是个负责的孩子”“你很重视他人的意见,很虚心”……父母希望孩子具备什么品质,就要努力让孩子看到他们确实具备这样的品质,然后持续地肯定和欣赏孩子,久而久之,美好的种子使会在孩子心底生根。
给予有价值的建议。比如,“你在做实验过程中观察得特别细致,能捕捉到每一处细微的变化,这一点很难得。如果操作上再严谨一点,实验结果会更有参考价值”。家长从孩子的关注点出发,顺便提些建设性的意见,孩子会更“受用”。
赞美要把握尺度
家长要身心合一。即要做到单纯地欣赏、全情地投入。建议夸孩子时两眼放“光”、眉毛上扬、提高音量、兴奋异常。如此赞美会令孩子深信不疑,能唤醒孩子内存的动力。
夸奖切忌盲目。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行为,家长应以此作为引导孩子建立正确认知的契机,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给自己或他人造成的影响。从而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引导孩子看见不足。6-18是孩子建立勤奋感和自我同一性整合的重要时期。家长过分夸大孩子的优点,会给孩子建立过高的心理预期,在面对失败时,孩子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因此,当孩子失败时,父母应在肯定孩子努力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正确归因,找到未来的努力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计划。这也是培养孩子“恰到好处的谦虚”最有效的方式。
摘自(《南方教育时报》王颖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