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5件事,父母必须亲自做
(2022-05-30 10:21:28)
标签:
育儿 |
分类: 家教论坛 |
家庭教育和学校不同,有些事必须由父母来做,以下15件事尤为重要。
1.家庭和谐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礼物。绝大部分学习优异者基本产生于夫妻恩爱、家人团结互助的家庭。和谐家庭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前提,而亲子关系是所有教育的起点,这个关系搞坏了,再多的培训与社会教育也是低效的。
2.在学校之外为孩子营造精神领地。比如寻找或创建孩子爱好的社团活动、让他设计、组织,家长定期参与、交流。
3.关注孩子身边同学与朋友的素质及家风。一个人生活中结交的人群决定了他的生活质量与职业水准。结交良友,力避劣友,是家长最应注重的教子准则。
4.鼓励孩子表达。在未来社会,叙事能力是一个人在实体与虚拟世界中最为重要的成长因素,家长要拓展孩子表达思想的习惯与环境。
5.让孩子尽早自立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越早越好,家长不包办,这在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中尤为重要。
6.培养孩子读“大书”的兴趣。名著与经典是构建一个人人生素养与品质最重要的营养,这对孩子未来的人文素养与语文成绩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7,引导孩子学会理财。从教育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开始,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用之有规有度,逐渐培养他们的储蓄、财富升值等能力,这是孩子走向社会适应市场的必备能力。
8.家庭应有亲子共游的规划。亲力亲为的直接认知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教育中增加旅游经费,让孩子接近自然、社会,是亲子共成长的优秀教育实践。
9.家庭教育要有音体美的选项。有意义的人生需要审美素养与艺术品质,家长就让孩子至少有一项体育、音乐或美术爱好等长项。
10.让孩子学做家务。只会做题不会做饭的孩子没有幸福的人生,家务劳动对培养孩子手脑并用、责任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哈佛大学有个多年跟踪研究,发现一个会做家务的孩子未来找到工作概率是不会做家务孩子的15倍。
11.与孩子共同整理家史。将祖辈与自家的老物件、老照片、家书等进行搜集、归类、整理,让孩子了解家族史、奋斗史、苦难史,它对密切家族成员关系和家族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2.培养孩子收藏的爱好。爱好收藏可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与生活趣味。
13.家长要有跟老师密切沟通的意识。与老师多沟通、交朋友,才会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14.父亲要逐渐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心理学等学科研究表明,孩子12岁以后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社会行为等方面逐渐模仿父亲,父教的缺失会降低孩子未来的社会能力。
15.重新学习做家长。一个不学习的家长没有能力引导孩子的未来。学习科学的教子知识,做智慧家长,这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摘自《婚姻与家族·性情读本》赵刚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