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请以音乐人角度谈谈药加鑫杀人案?
A:最近不断听闻音乐家犯罪, 除了药加鑫撞人杀人,还有澳洲19岁的华裔音乐家杀母潜逃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省、正视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学琴、练琴,接受职业音乐家的一条龙训练,一门心思地奔向国际音乐大赛,几乎无暇顾及专业以外的技能、学养和综合才能,很多音乐学生几乎不懂常识,如此培养出的音乐家只是一个弹琴机器,当然是不合格的,他们在艺术上也很难有所造诣。遇到突发事件,恐惧的时候,很可能就眼前一黑,丧失理智,或犯罪也不自知。
这些年的乐器热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琴童都是在父母的逼迫中练习乐器的,从小就压力重重,可能长期都生活在压抑的情绪中,无法排解,很多孩子被伤害,存在心理问题。演奏也是一个高压职业,并非人人都适合。很多演奏家在台上出错、抛锚之后,就很难从演奏阴影中走出来,恢复正常水平。如此工作、生活的演奏家,其实很需要放松、需要自我排解,寻找心理平衡。眼前总是不断有钢琴比赛,有很多对手,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演奏事业,杀人、自杀这样的“激情”事件还会重复上演。
音乐家一方面生活在艺术与自我世界中,与世俗世界保持着距离;一方面因得不到社会(或者世俗)的认同而备感焦虑;一方面因为音乐的熏陶而具有一定的超越规范、超越界限的“酒神”精神和欲望,一方面又是严格到压抑的艺术训练·······。这多方面的夹击令艺术家们常常举步维艰。在高压年代,我们除了锻炼身体,也得锻炼意志,放松心态,开阔视野。
《星尚画报》5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