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告别

(2008-06-10 22:13:50)
标签:

杂谈

    新书《时间与静默的歌》出版以后,陆续地收到了回应,还有朋友把他的现代音乐唱片收藏悉数捧出奉献给我的写作。收到的学生送我的唱片中,竟然有一张是乔治·克拉姆的作品集,正是被我漏掉的那一张。
   

克拉姆是十年前我最喜欢的作曲家,至今仍旧执迷他的细腻与精美,他的天真背后的感伤和他那片段的、微妙的戏剧感。著名的《鲸之声》,我有乐谱,演奏却是第一回听到。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折磨演奏家,乐曲的第一段让长笛手一边吹笛一边哼唱。

    他喜欢设计许多小动作,把小纸片夹在竖琴的弦中演奏,把钢琴的某根弦绑起来弹奏,把铜锣浸泡在水中敲击,让单簧管往钢琴的琴箱里吹,那些音色非常别致。我反复地钻研他的乐谱,那些手写的形状华丽的乐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同样的手法,在约翰凯奇那里看起来像是胡闹,但在克拉姆的手中竟变得幽微莫测。
   
一切像缠绕多年的梦境,又像内心深处的一场膜拜之行。这么漆黑的夜,黑得让人自由自在,追随深处流出的泉声,开始了孤单的远行。
   
从前听见他的别致与精美,现在是被他那种貌似稚拙的史诗感而震撼。
   

一整个春季,坐在书桌前,修改以前写的乐曲,并翻找出克拉姆的乐谱重读。我的那些本科时期写的乐曲,几乎都是在拙劣地模仿他,我曾经给乐曲起名《童女之舞》,现在拿出来修改,就好像是费力地在与青春告别。如果青春是一阕音乐,可以不断拿出来修改,又是多么完美而无趣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