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香颂文化 |
下班,照例堵在了高架桥上。雨天容易烦躁。于是打开车上的音响,听一张昨天听到一半的唱片。
很多歌,第一遍听或许无甚印象,多听几遍就会察觉到它的婉转用心。这张香颂歌集,仿佛每一遍听都会换一种色泽,从蓝色到粉色到纯白色,不变的是歌中的寂寞如汁液汩汩流出。
是法国女歌手Elise Velle的《小酒馆情歌》,副标题叫做巴黎四月。
冻雨敲窗,窗外,天黑地很快。这个时候,听到第一个蓬松的节奏,觉得它是温暖的橙色的。
整张歌集中,最喜欢《佳人在营地》和《会是如此》,翻来覆去地听。它们将法语的语调延展,构成香颂歌调的动人曲线。行板,乐句短小,但有起伏掀动,始终忧伤雅致。《谁要听小提琴》有吉普赛舞曲的浓烈,《我不是离开你,我到别处去》从亚洲民间音乐开始,民谣曲风,而《相爱》是一支缠绵的舞曲。香颂的曲调,比流行歌曲艺术,比咏叹调轻松,既保留古典音乐的曲调迂回的美,也有这个时代的适度与索然。这种诞生自酒馆的音乐还有与生俱来的包容性,采集各种外来音乐作点缀,这些令法国香颂源远流长。
歌里唱的这个情歌小酒馆,小而别致,被香颂的油彩涂染上一层黄澄澄的光芒,在黑夜里灯火炫目,仿佛推门进去就会遭遇萨冈小说里的情节——抱着双臂出神,退几步,就撞上了一个英俊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