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引导,我鼓励你边实践,边学习

2024-01-25 16:21:27
标签: 引导技术 引导

一直想写一篇《学习引导技术后如何应用》的文章。

因为,我发现有许多伙伴有这样的困惑:花了许多精力学习引导,却不知道怎么在实际项目中用起来。甚至出现学得越多,越没信心的情况。最后发现除了可以证明学习能力与意愿之外,好像没剩下啥。

1.首先激发的应该是行动力

无论什么时候,探询实际问题的解决答案都是我们成长的最大动力。

当你想找到问题的解决答案时,真正需要的是行动力,而不是学习力。

想想我们学习引导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组织实际问题,还是要证明自己会?

所以,当我们理解了引导理念对于解决问题的帮助。即便没有学习过引导工具,仍然可以应用引导理念推动组织问题的解决。

看到一个项目,有了初步的判断,就先干起来,而不是等到把所有工具都学会了才开始。

所以,我更鼓励你“干中学,学中干”。

企业解决问题依赖的是行动力,引导作为实践的学科也是一样。所以不是先去学习得很厉害才开始,而是先开始实践,才能变得很厉害。

2.引导理念下,所有工具都可以拿来用

有的伙伴说,我只学习了一两个引导工具,怎么能做引导呢?

如果这样理解,那就大错特错了。

引导是帮助团队跨越障碍从A点到B点的过程。至于应用何种工具帮助团队跨越障碍,则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是说用了ORID、团队共创就是引导项目,用了设计思维的工具、用了OKR就不是引导项目。

所以,只要运用了引导理念,帮助团队通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达成成果,就是一个成功的引导项目。

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你帮助团队达成目标的助力,不要为选择哪个工具所拖累,而是要考虑问题的解决需要什么。

3.应用引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组织在什么时候需要引导?实际上很难有人说得清楚。

即使是明确邀请我担任引导师的项目,也有一多半是听说了“引导”,而并不真正理解引导可能对组织、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想一想邀请你来引导项目的伙伴,究竟是因为他相信你能够带领团队解决问题?还是因为你学习过很多少引导工具?

所以,我建议每位伙伴先放下学习的欲望,先把已经学会的理念、工具、方法,充分地践行起来,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理解引导的价值。也才能分辨你需要在哪些地方获得提高。

4.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

首先声明,我不排斥培训机构的引导课程。毕竟江湖之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无可厚非。

但既然要学习,还是建议大家多留神。至少要问问对方是只做培训,还是确实做过真正的项目,一年下来的项目数量和培训的比例是多少、都是什么类型和级别的项目,再做决定。

找到真正有实际项目经验的老师学习总归是没错的。

千万别被高大上的介绍、趣味化的内容、国际化的证书所吸引。因为这些机构的课程和你实际要面临的挑战完全不同。

以我十余年引导经验,组织的实际问题绝不可能出现他们所描述的那些热闹场景。(有兴趣的可以看我写的这篇文章《为什么从来没有一场引导是轻松愉悦的》。)

行动、反思、学习、再行动、再反思、再学习,是一个正向的闭环,我相信只要能够真正的从解决组织问题出发,不断践行与思考,你的成长必将快速、有效。(全文完)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