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为生计  聊表安慰

(2011-01-14 13:13:11)
标签:

人民代表报

新闻出版局

文化

策划意识加强  媒体立场鲜明  标题制作精心

《人民代表报》改版获省新闻出版局开年好评

 

16,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新闻报刊处在2011年第1期《审读快报》中专题编发“《人民代表报》改版亮点多”一文,对《人民代表报》改版后产生的社会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省新闻出版局认为,现在有的报纸改版,侧重于版面美化、出新,内容调整、归并,可让读者有“旧貌换新颜”之感,但仔细琢磨内容,又有“不过如此”之感。而《人民代表报》从201010月起改版后,突破了“就版面改版面”的窠臼,注重了内容的改进。总体给人的印象是:不仅典型报道更加引人,理论文章更加深刻,文艺作品更加耐看,而且突出呈现了三大亮点。

 

加强策划,多角度、多侧面报道、论述重大事件、重要议题


省新闻出版局认为,《人民代表报》在改版时,注重了扬长避短,改革和弱化了动态新闻报道,下大力气在重大事件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既在第一时间对重大事件的发生情况作动态反映,更注重挖掘重大事件发生之前的社会原因、产生背景,追踪重大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深远的社会影响。这就产生了一大批对某一重大事件多角度、多侧面的“组合报道”。

这种“组合报道”过去也有过,但改版后却普及了、拓展了,不仅用于专栏,而且在各种周刊的头版、理论实践版也加以采用,几乎每期报纸都有突出体现。如某期“民周刊”头版关于物价问题的报道,该报发表了“稳物价  安民生”的综合报道,还发表了“北京:适时调整低保和最低工资标准”、“上海:促进蔬菜产销对接”、“广州:向低收入群体发放物价补贴”、“天津滨海新区:启动重点商品价格日报制”4篇应对物价上涨的经验报道,同时发表了“专家建言稳定物价”、“专家预测明年物价走势”、“物价管制并非最佳之举”3篇言论性文章。如针对群众呼声极高的“垃圾围城”问题,该报在“法周刊”用一个整版,发表了“垃圾围城:破解需立法推动”、“垃圾分类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的报道和资料介绍,还发表了“广州:生活垃圾分四类  垃圾管理设专项经费”、“北京:垃圾处理相关排放指标须定期公开”、“昆明:分类收集区域内居民须定点投放垃圾”、“成都:争取立法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上海:有望立法拓宽垃圾分类处罚主体”6篇各地采取办法应对“垃圾围城”的相关报道,还发表了两条代表建议:“强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立法”。在“公民民主”专栏,该报围绕“让听证会回归听证”,从4个方面论证,即“听证会:五花八门”、“听证会:谁听?听谁?”、“听证会:咋就变味了?”、“听证会:何去何从?”。

在以人大代表自身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实践”版,该报也采用了这种“组合”方式,每期论述一个问题。如关于选代表的问题,该报从不同角度组织了4篇文章:“探究限额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问题”、“关于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思考”、“选举委员会应由哪些人员组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还缺失什么”。

对重大事件、重要议题作多角度、多侧面的报道、论证,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事件,可以让读者知道来龙去脉,了解全貌;议题,可以通过论述深化,有关人员可以受到更大启迪。因此,省新闻出版局把这种编辑方式看作《人民代表报》改版的亮点之一。出版局认为,这种“组合式”报道、论证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番策划的功夫,即组织什么内容的稿件,怎样组织稿件的功夫。报社同仁正是下到了这番功夫,因此初见效果。

 

总编辑带头,编辑记者投入言论的撰写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人民代表报》在改版后,从“站在人大看天下”的高度,对言论撰写给力。从201010月、11月两个月的报纸看,首先是总编辑带头,在一版开设“总编周评”栏目,从1016开始至今,已先后发表“尊重和底线  法治经济必打的两张牌”、“该统的要统  不该统的一定不能统”、“强拆之过  在于强拆失去制约”等5篇言论。在总编的带动下,编辑记者齐动手,两个月在头版的“记者观察”专栏已发表言论14篇。

新闻出版局认为,总编辑统合整张报纸,站得更高,瞄得更准,其撰写的言论有一定的权威性,这是总编撰写言论的优势所在,但是要担好这个重任,无异于自戴“紧箍”。因此,出版局建议,总编辑自加压力,撰写言论,带了个好头,可谓改版后的新气象,切望坚持不懈。

 

精心推敲,报道的标题更加响亮、明快了


新闻出版局认为,改版前,《人民代表报》也有一些好标题,但是不多,改版后,好标题正走向强势。如《有环保设备不用 污水直接排入沁河  沁海煤焦不把环保当回事》、《“中途叫停”不如“开始问询”》、《陈光标:我们的钱没有一分是灰色的》、《别让规划成大话》、《“直管部门”不能成为监督“真空”》、《不宜将意见“打架”的建议交承办单位》、《治污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公车改革需民意给力》、《抓机遇乘势而上决胜千里  秉大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等等。类似的标题通俗、生动、明快,有锋芒,有的还讲究对仗,足可见编辑一番匠心。

新闻出版局认为,好标题的产生,关键在认识。如果编辑得过且过,应付交账,满足于文通字顺,把版面推出,那标题势必平平。但是,好标题的问世,又不是某个编辑的智慧,而是有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因此,出版局建议,为了让报纸出现更多的好标题,甚至版版有出彩标题,切望报社编辑系统形成一种研习、讨论之风,在不断否定中提高编辑,这样,报纸将会更有一番新气象。

新闻出版局认为,《人民代表报》改版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总的势头是好的,但是在细节上还有一点瑕疵值得注意:一段时间,“民间博客”、“民间文化”中每篇作品的栏头变化不定;一些较大的漫画作品,有的署名“资料图片”,有的干脆无署名;个别标题欠推敲等。

 

  原文参见:http://www.sxpc.gov.cn/sxrd/sxrd/201101/20110113175017978058.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