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2023-07-19 17:52:49)
标签:
时评领悟能力的重要性小人书的作用领悟靠什么知识与命运 |
这个问题也许很重要。学生的领悟能力强,才有利于举一反三、显著提高学习成效;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也才能够慢慢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多方面的开拓创新能力。可见,注意学生领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才能摆脱学生的被动学习状况,走出“填鸭式教育”的误区,使学生快速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老实说,笔者在校学习的时候,是较受老师喜欢的。因为,自己的学习领悟能力较强,教起来不费劲,还经常能对那些习惯死记硬背的同学起到启发作用。
我的学习领悟能力是怎样形成的呢?说起来恐怕让人不相信。主要是由于自己经历过一段“盲教”阶段。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很少关心我们的学习。一般是期末考试后,才问一下考试成绩。平时只是经常叮咛两句,要爱科学、认真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于是,我在上小学之前,只认识父母弟弟和自己的名字等很少的字。但是,这是坏事也是好事。
记得上学之前,我上过一年的幼儿园。园里是从不教儿童识字的。那时是在山东济宁市,母亲刚由小学教师调到市教育局工作。她没法辅导培养我对“正路子”学习的热爱,却让我去幼儿园旁边的“小人书摊”看小人书。她每月给摊主两角钱,每天下午放学后我就去看小人书。我们家住城南,市教育局在城北。她下班了顺路再接我一同回家。于是,在那一年里,我把书摊所有的那时出版的小人书翻了个遍。当然,我不是囫囵吞枣地看,而是边看边揣摩,努力理解每本连环画的意思。因为在那之前,有个星期天,母亲领我去少年之家,在那里借到一本《三只羊的故事》,仔细给我讲解,使我感到小人书挺有意思。当我自己看小人书时,不认识下面的字,只好凭主观想象去理解画面之间的意思。也许正因如此,初步养成了我“悟”的能力。
由于自己在那段时间是在盲目地学,家长是在盲目地教,因此可以叫做“盲教”吧。母亲是在抗战时期的“战时中学”毕业的高中生,文化水平有限。但是她爱科学,对我的“盲教,”也有“非盲”的一面。后来到了四川,父母两人都是比较关心我们的学习的,使我成为第一批《十万个为什么?》的读者,并常年给我订阅《儿童时代》、《红色少年》杂志,时而买点其他科普儿童读物。
刚上小学,我已随母亲来到四川与父亲团聚。学校每天下午放学较早,一有机会,我仍喜欢去看小人书。小人书虽小,但品种较多、内容丰富,有利于拓展儿童的知识面。到三年级时,我已掌握几百个汉字了,慢慢发现自己过去对同一小人书里面情节的理解有误,有些原来不能理解的,那时能够理解了。因而提起我对小人书的兴趣,促使我对过去看过的东西重温一遍,边看边消化边提高。于是,使我比较善于通过现象掌握本质,比较善于理解现象后面隐藏着的多层含义,比较善于把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分析解决问题。于是,有了较强的领悟能力。
并且,越到后来这种领悟能力、分析能力越强,不管什么学科,学起来不费力,几乎是一看就懂,边学就能边用。对于有的学科,没看过一本教材,单凭自己的推测,也就大体能够知道其基本原理。因此,1986年改革开放大幕全面拉开时,国家社会科学院流通理论研究所与安徽财院联合举办流通领域改革征文活动,我写出两万余字的《从生产的十大特征看生产与流通的辩证关系》论文,系统论述了:计划经济是生产决定流通、商品经济则应是流通决定生产,应采取若干措施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有关国家高层人士由此总结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思路。这一改革思路的理论提出者应该是我。同年11月,我参加了在黄山举办的征文活动研讨会,并被大会指定为第一发言人。中央电视台曾对大会开幕式进行采访,并由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播出。
尤其是,2019年底新冠肺炎流行后,我能对病毒的防治、发展趋势作出基本正确的判断。2020年3月,写出《怎样才能善始善终?》,2022年3月写出《关于新冠病毒的“逆淘汰”》,2023年1月写出《辩证法与新冠疫情》。并在2020年,在互联网上发现有关中医中药对医治新冠肺炎的神奇作用后,能及时推介,为其呼唤。这令不少人意想不到。
应该说明,我不是一个自高自大、喜欢自吹的人,很不情愿道出自己成功的“秘密武器”和成效,怕引起误会。但是为了使学生具有更强的领悟能力,只有勉为其难了。
当然,怎样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是一篇大文章,须涉及多方面。尤其是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本人理解,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注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悟”靠什么?不能凭空想象,而要靠自己知识的积累与连贯,从多角度思考,一道不通走另道;二是要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联想和进行逻辑分析;三是增强思维能力锻炼,弄懂辩证法,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本质把握全局,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四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要敢于突破常规,在尊重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与教科书不同的见解,让思想冲破牢笼;五是要鼓励学生潜心钻研,思想要“动”人要“静,”善于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办法,分析总结自己的得失原由;六是要注意思想方法的正确、科学性,关键之点是要学好掌握好辩证法,善于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以保证推理、演绎的正确性。当然,对学生的培养还需注意要循序渐进、因人施教慢慢来,切不可犯欲速则不达的错误。
无论怎样应当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正确的学习方法则能使知识倍增。当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所有学子都该去致力于增强领悟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