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鲁超美
不知过了多少个植树节,今年的植树节不同以往。
记忆中的植树节,都是在职场工作的时候。单位会在植树节这天,组织部分比较年轻的员工,大队人马,统一时间,集合乘车到达偏远的城市郊外,统一领取树苗,然后在已经挖好的坑槽里,三锹四拍,最后在嘻笑打闹中收工。在我看来,那不像是在种树,更像是一次踏青郊游。以我一个在下放农村林场的几年经历,估计每年的种树成活率仅有百分之五十。
人退了休,再也没有参加过有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迁居南宁后,有了自家的小院,加上南方温暖湿润的天气,非常有利于种植。进入二月,就开始为植树节忙碌。小院里要种什么树,栽什么花?妻子和我常在院里规划斟酌,分析植物的南北差异,打理的难易,尽量选择适应南方种植、又能观赏、又可食用的树种。
之前,在武汉农科院看上的一些品种,在远离一千多公里的南宁大都不适合,于是向当地人请教,又专门到广西农科院考察,最后选种了嘉宝果、脆皮金钱桔、越南柠檬、无花果、还有枣树。
说起枣树,还有一段故事。枣树毫无疑问是北方树种,所以即便是我非常喜欢,也压根没有考虑种在自家的院子。有一天,去一位老县长家做客,竟然在他家的露台上见到两棵枣树。老县长告诉我,这是我们南方的枣树,接的小枣脆甜,每年都有至少十斤的挂果,吃不完就送给朋友,尤其是非常好打理。
听了在一席话,我已经急不可耐,就问老县长,哪里有?老县长热心快肠马上用手机联系,很快电话那头就回话,要等候消息。几天后在邻居邀请的早茶桌上,又与老县长邂逅。邻居也住有花园的一楼,也向老县长在咨询枣树。老县长立马拿起手机,对方回答已经准备了树苗,矮的十元一株,高的二十元一株。而且当时就约好时间,驾车去取,地点就在县长的老家横县。
几天后,我驾七座商务车拉树,朋友的奥迪车座人,在老县长的带领下,一行七人,直奔100公里开外的横县。运回树苗,正好赶在植树节前一天。
早已经在院子里挖好树坑,坑洞很大,八十公分见方,也很深,约六十公分。因为养老社区建在一片湖滩荒地,地基是用建筑垃圾填起来的,挖坑费了不少力气,挖出的尽是石头、水泥块、钢筋等等。总共用了两天时间,断了一只铁锹,挖了五个标准树坑。
我挖的树坑,至少可以移种三米以上、碗口粗的高大乔木。邻居们见我只放上手指粗、半米多高的树苗,笑我太夸张。我说这是为树木成长奠定先天优势,这样的辛苦一定不白费,让根须自由的生长,根深才能叶茂,才会有果实累累。
我把树坑里垫上底肥,种上了两棵枣树苗。为什么要种两棵,据说是为了互相传授花粉,结的果实更多。
小院里,六株越南柠檬相继出芽,六株玫瑰花分种于花园周围,间隔有三角梅,明年就可以初见效果,三年后就是一个美丽的花果园。
这个植树节,还完成了一项种植创新,专门配备了智能远程浇灌装置,围着小院铺设了近三十米的浇水管,十六个喷水头。只要联接waifai和手机蓝牙,就用手机操控给树木花卉浇水。经过几次实验,终于成功喷水。这样即便在我们出游时,也可以用手机定时给植物浇水,再不用担心植物没人浇水而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