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外地工作的武汉人,深为武汉的士行业心痛。最近一次回汉的遭遇,使我更强化了这种印象。
前不久乘苏州到汉口的动车回武汉探亲,出站时是夜晚十一点,正逢下雨。横七竖八的的士停满正在改造中的站前广场,旅客拎着大包小包,在车缝中左插右穿寻找出口,但多数人并没有坐上就近的的士。其原因恐怕是担心挨宰,再就是司机拉客的方式,外地人接受不了。的哥往往唐突的拦住你的去路,土得掉渣武汉方言:“有冇得,克武昌,一哈走。”外地人没有几个听明白你在说什么,勉强能听懂的,也被司机过度“热情”和粗俗的“赌咒”吓跑。
笔者见到,一个外地旅客和一个武汉的哥的对话:
“您家克(去)哪里?”
“武昌洪山。”
“正好我是武昌的车,走走走。”说着就夺过行李箱往后箱里放。
“要打表,不绕道,武汉我经常来的。”
“不会的。你看我的证件,哪个妖古养的(武汉方言)骗你。”
“一口价,要给发票的。”
“岔的(没有问题),岔的……几滴多(啰嗦)哟。”
我是操着汉话,问了一路七八辆的士,都说只跑武昌。当我拖着行李走出乱糟糟的站前广场,全身已被雨水淋得透湿。我拉开停在路边的一辆的士就座上去,“走——”司机说,“到哪里?”我回答:“我告诉你走。”的士穿过发展大道行驶到航空路,我才说到前进二路。
其实武汉市的士之乱不是近年来才有的,有媒体多次曝光这类现象,但仍然屡禁不止。竟还有司机对顾客投诉不以为然,大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痞子心态。出租车行业作为一个城市形象的窗口,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首先通过这一窗口看到一个城市的文明风貌及市民的素质修养。武汉出租车拒客、宰客、绕道等行为不仅是给武汉城市形象抹黑,而且毁的砸的是自己的饭碗啊!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