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好的养育是不带焦虑的关注

(2017-10-04 09:12:51)
标签:

杂谈

育儿

强迫症

ocd

谦卑的心

分类: 天使宝贝四[我是四宝妈]
最好的养育是不带焦虑的关注


那天在海边搞活动,我站在太阳下看着孩子们玩沙冲浪,忘记了自己也身在其中,衣服被打湿好几次;浪头冲上来,有天旋地转的幻觉,这份幻觉海边来一次经历一次。惊奇中带着欢喜,我猜这是孩子们喜欢大海的原因。


看累了,我找树荫坐一坐,旁边坐着个教会新来的小伙子,头戴鸭舌帽,文绉绉一脸书生气,我们开始闲聊起来。


作为一名资深中年妇女,我主动问长问短,话题聊着聊着聊到婚姻。他单身,对如何和异性沟通略有迷茫。彼时我们看着远处追浪的孩子,那景象于我是幅生动卡通。我偶尔看他一眼,他眼神里有欣喜却也透着无奈。


孩子们玩够了,喊我回家。我匆匆道了再见。之后几天,他迷茫的眼神总在我眼前盘旋,我不知不觉在头脑里给他google个女朋友。那天我安慰他,把当年我和大叔的恋爱经历全盘倒出,也不知道有没有吓到人家。


后来,有一次在教会见到他排队打饭,身后跟着一个瘦小的女生。我莞尔,看来年轻人从来不需要操心,他们自有一套。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背不动的重担,于他,此刻也许是已到适龄,回首灯火阑珊处,积极寻觅,那个对的人。


周三祷告会,结束时三五一组祷告,有个弟兄请大家为他们有个孩子祷告。有个孩子,对他来说,应该是当下最大的期盼。


每周五查经聚会结束后,妈妈们总聚在一起,倾诉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带给自己的种种头痛。孩子突然长大了,会说:请让我静一静。请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好几个妈妈已开始看分析青少年性格的书,寻求安慰。


再也不是那个撞过来,一头栽进我们怀里的宝贝儿了。小小脑袋里想些什么,妈妈开始没法猜。


那晚,和儿子们闲聊。我笑着问,“会不会有一天,你们也对妈咪说Leave me alone.”


“我会把你抓过来,亲一下。”Joshua嘟着嘴,作个抓我的手势。Jacob和John也跟风应和。——甜言蜜语在他们嘴里,说来不费功夫,我却感觉前来拥抱的次数日益递减,他们总有更重要的事在忙。


经常是妈妈们一堆聊着聊着,有人落泪。是无奈还是伤心?倾注了所有爱和关心的,自己的孩子,怎么突然无法掌握了。同一屋檐下,离得越来越远。


再不是吃饱穿暖就爱你的年龄,也不是再忙再累都要抱抱的宝贝。对于父母的唠叨和管教,会顶嘴或冷战;强头倔脑初具规模,对自己日益增长的学识,洋洋得意明目张胆。——曾经的小调皮,小捣蛋,原来,心里住着一个巨人。


我最爱为孩子们祷告,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祷告,是因为责任和爱;为别人的孩子祷告,更多的是怜悯和医治。总希望能够背负他们成长过程的重担,让他们的心得安慰。


谁说孩子不需要安慰。我发现,管教孩子,除非话语背后的动机是爱,不然很难触动他们的心。而大部分被父母认为叛逆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份不被理解的委屈。


我们的心,从小开始支离破碎。内心缺陷的修补,儿时靠父母,长大靠自己。如何帮助孩子有修补伤口的能力,我想,应该是作为父母,在孩子年幼时最值得努力去做的吧。


功课上教导他们尽本分,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塑造品德,聊天闲谈中引导他们交流的艺术。好像每一分钟都没得停。


有时候不仅好笑,明明自己尚不成熟,明明自己还想做小孩。年岁却无情到不由你分辨。转眼,前额滋生白发;转眼,看孩子的眼光,满了怜悯顾惜,还有当年,自己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挫败。


最好的养育是不带焦虑的关注。可不带焦虑,需要很多很多的操练。爱里没有惧怕。焦虑何尝不是一种惧怕。我常常忍不住摸儿子的头,像是抚慰自己心上的惆怅。有时半夜去查房,替他们挨个盖被子,总不舍得离开。看着他们日渐强壮的体格,忍不住亲亲脚底心。也许正是育儿的过程,令我越来越像成年人,体谅、理解中散发的成熟的光芒,深深暖到心里,连自己也感受到了。


不因自己眼光犀利,就随意贴孩子标签;不在孩子面前彰显自己的情绪;每天都说很多很多鼓励的话;只在彼此都心平气和的前提下才教导。而耐心聆听他们的倾诉、细心观察他们的变化,比教导更重要。


我现阶段的功课是,在很多地方学会放手。日常家务不全包办,也让他们承担些劳动;学习上减少叮咛,自己犯的错自己承担后果、吸取教训。即便只是这些,要做到有时也是煎熬。上周女儿回来,聊天时我问她我算不算OCD(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强迫症)?她说如果再过分就算。我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一代真要常常反思,不让自己沉迷过去,对于新鲜事物和年轻人的心态,要用一颗谦卑的心去积极学习。


反正人生每个阶段,交的功课都不一样。除非及格了,才能进入下个阶段。不然兜兜转转,不及格的功课早晚要攻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