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段旅程
(2013-04-10 16:18:19)
标签:
旅程四个孩子孪生兄弟育儿 |
分类: 夜夜减清辉 |
捧着咖啡发会儿呆。韩国超市买的芒果干实在甜了,咬下去似乎每根纤维都渗出糖汁来。突然想到朋友建议过巧克力棍沾咖啡吃,这样饼干不甜,咖啡不苦。
去储藏室拿一根来试。凡事都可这样调节苦和甜,多好。生活到处防不胜防,我总竭力各方各面收拢方法、秘籍,期待自己总有应对的手段。
渐渐的,再后知后觉,也感到了累。
累是什么都想做好,每分钟都不甘心浪费;累是希望脚踏出去每一步都不徒劳;累是心思意念总没有停息的片刻。
这实在是自我折磨。
因此,当我发现自己敲出来的文字,节奏越来越慢的时候,反倒有种得意,似乎是自我治疗。我承认我需要慢下来,慢下来。
朋友总提醒我别喝太多咖啡。打来电话叮嘱:“你到底也生过四个儿子,喝太多咖啡会骨质疏松。
好好,我总是连声答应。可一天少不得要喝上两杯。不然没精神继续。
临睡前也势必要喝上两杯小酒当放松。非我一味纵容自己,其实是因为我头天才说没酒了,有人第二天搬了半打进屋。1.75升一瓶的那种。
“买这么多?”
“你不是喜欢喝吗,多买点,省得你老担心喝完。”
有人比我更纵容我自己,我是该笑的吧。
带我嘴巴最油的闺蜜去见我一个嘴巴最油的哥们,结果台面上不出五分钟他俩就吵起来,大有恨不得把对方按到桌子底下的恼怒。尤其是男生。
我一边吃一边大笑着欣赏这出戏,听他们不停变换语种吵架。微笑着咬牙切齿。各自得理不饶人。
我莞尔,并不发言。我只顾吃我的。
突然他话题一转,瞄准我:“你看看人家格瑞丝多贤良淑德,你好好学她。”
我啼笑皆非。知我者谓我心伤,不知我者叹我疯狂。如今我成了贤良淑德。我有点笑不出来。
“做我的老婆在公众场合不许讲话。”北京男人,标准的大男人做派。
我忍不住问:“你要是遇到她这样的人做老婆,怎么办?”
他一拍桌子:“她若是我老婆,早被我打死了。”
“你认识人多,替她找个对象?”我微笑着逮他。
“好!”他咬牙切齿,一字一句从齿缝里迸出来:“我替她找一个,找一个能跟她辩的。”
似乎城里所有有意思的人都纷至沓来,做我的朋友。即使住在单调的洛杉矶,心情也能常保缤纷。
我一直仰慕的男人突然被我发现人品不怎么样。我伤心地告诉枕边人。“真没劲。这下让我暗恋谁呢。”
“你可以暗恋我啊。”他拍着胸脯。
“你是我名正言顺的爱人,我暗恋你做什么。”
当然,他知道我口里的暗恋是指极其欣赏。眼睛一转又建议道:“你可以暗恋一个死去的人,这我不介意。”
我实在讨厌他越来越自以为幽默的应变。狂笑容易发胖!
我在看人这事上碰了壁,他是得意的。他前几年在找房客时因贪人外貌吃了亏,一直被我笑话,这下可以笑回我了,他的激动里全是幸灾乐祸。
实在除了耶稣谁可以真正托付信任呢,不如不计。
把生双胞胎前一夜的大肚子照片设置成电脑桌面,他走过来惊叫,“这么大的肚子!”
我也惊讶,所以设置成桌面时时提醒自己,我也曾经这么伟大过。不然,我忘性大,说不定哪天醒来以为这一群都是天上掉下来的。
每次出门办点事,回家总临近黄昏,开着车,大有把斜阳揽进臂弯的冲动。又发现天大地大,其实我能停留的地方极其狭窄。我所需要说的话也极其有限。
我变得越来越沉默,非熟人不愿深交。以至于被认为贤良淑德。
可话少有话少的好处。
生过四个小孩还有什么苦是不能吃的,开过网店还有什么气是不能受的。我兀自这样安慰自己。我深爱我自己,已经足够。会爱自己的人,比较容易开心。有时候人的爱即使涌出来给你,不是你要的,你依然不会满足。只有上帝的爱长阔高深,尽善尽美。其次,能自己爱自己,是最佳安慰。
咪咪跟我打招呼说早上好的时候,我发现他脸蛋儿红红的。
“你先别换衣服,去把温度计拿来。”
他拿来我一量,果然100.7度,“你发烧了,别去上学了。”三天前安安发烧了两天。这对孪生兄弟,生病也总牵连着。
“妈咪,我要去上学的,今天教室的花要开了,我得看着。”不让他上学,他急得要哭。
给他吃了退烧药。他乐呵呵和兄弟们一起上学去了。
“你们对孩子生病的冷漠真令人震惊。”我突然想起一个国内来的记者,前些日子因看我在公园对吃坏肚子的老大没显露什么恐惧战兢的表情,隔天这样说过我。
奶奶在世时,总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发现她真的没为九个孩子操过什么心。我也想学她的镇静,似乎学不到皮毛。现在是孩子大了,做妈也做了好几年,稍微有点经验,遇事不慌了。却还真没到不为他们担心的地步。
每周二晚上给他们剪指甲,挖耳朵。剪指甲的时候留心观察他们指甲生长的情况,谁咬指甲了、谁的指甲因握笔姿势不对有点变形了、谁的指甲因吃手变扁了。
总免不了要唠叨。我最讨厌唠叨,可有时候听到自己在唠叨,一边心生厌恶一边口中继续。简直是控制不住自己让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抑或只是做妈的本能?无法遮掩的悲哀?
何尝不想洒脱,只是没有办法。总要等到安静下来,祷告中交托,才好一点。
我是他们的母亲,这个神圣的职业,可能要做到死。
“你要是死了,我怎么办呢,我不会烧菜啊。菜放进锅子里,油会不会跳出来?”
“你要是死了,谁开车带我们去Legoland呢?我还不会开车啊!还有,谁买ticket呢?我没钱。”
“你要是死了,Daddy比你老,肯定死在你前面了。那我们没有爸爸妈妈了,去哪里住呢?我想我会住到隔壁Esther家去。”
那天安安发烧在家,问了我很多很多关于我死了后的问题。
“我没那么快死的。你别操心了。”
“那是的。我是问你100岁后,你死了我们怎么办。”
“我100岁,你也快70了。”
我本来想说等到我死,你也已经老大了。不知道为什么总说不出口。可能是不敢说打保票的话。
反正家里有个小孩问题特别多,我觉得倒也蛮有趣。无论他提什么怪问题,我总尽量耐心回答他。
小时候,因为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爸爸很得意的那份表情我至今记着。
“往左转往左转了。”看我车子打了左转灯,咪咪得意地大叫。“妈咪,你看这个灯亮了,提醒你要往左边转弯了。”
他说了好几次,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告诉他真相。
“左转右转灯是我控制的,我要左转了我就把左转灯打开,要右转了就把右转灯打开,这样做是为了让身边的车子看到,提醒别人安全。”我一边解释一边演示给他看。
咪咪显然不能接受,他总以为车子上的转弯灯有这个告诉的功能。他茫然的瘫坐在凳子上,有点想不落。
可是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想想我们成年人岂不也是如此,自以为聪明的一些看见,在上帝的眼中何等幼稚。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只是相信,单纯的相信。
凡事没那么复杂,是我们自以为聪明想复杂了,罢了。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辛苦是辛苦,若自己能因此开窍,学会他们的单纯,这份辛苦也就值得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