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燕

(2018-05-30 06:12:55)
标签:

沙燕

沙岩

候鸟

环境

人类

分类: 随感

  

张福山

有一次我去松花江边玩,远远地看见成群的燕子在一个沙岩上空盘桓,不一会就不见了,一会儿又出来了。我感到好奇,就顺着视线走到远处的沙岩跟前。原来,这些燕子都在这里。只见沙岩上面不规则的布满了许许多多窟窿,实际就是燕子的窝。窝不算大,有拳头大小,将近半尺深。燕子就是在这些窝里栖息,是不是在这里繁衍我不清楚,但是没有燕子蛋之类的东西,也没有杂草之类的痕迹。

在自己的印象里,燕子是候鸟,每年天暖时节返回北方,天冷时候成群结队返回南方。至于回到南方在哪里落脚,我不清楚。燕子是益鸟,也是人类的好朋友,自古以来就和人类结下深厚的情谊。一般懂事讲究的人家,对燕子爱护有加,从来都是严禁孩子伤害燕子。即使燕崽从窝里掉下来,也会想办法小心翼翼放回窝里。

为了保护燕子,老人吓唬孩子,掏燕子窝会瞎眼睛。这些善意的谎言,阻止了淘气孩子的恶作剧,久而久之成为世人一种普遍的共识,极有效地保护了燕子种群的繁衍生息。以前,燕子都是在房梁上、屋檐下垒窝。为了燕子进出方便,好人家都会专门在门窗上面给燕子留出一个大洞。这种对于哑巴畜生的善意,也最终演化成后人对人世的善良,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后来,我在“人与自然”的电视节目里听到沙燕的说法,并一鳞半爪地见到沙燕的生活方式。再后来,我在网上搜索沙燕词条360百科介绍:“沙燕,又名崖沙燕,是迁徙的燕子家庭的雀形目鸟类。在夏天,它具有广泛的迁徙范围,几乎遍布整个欧洲和地中海国家,北部的亚洲和北美也有一部分

沙燕

              注:图片来自360百科网页

近几十年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千百年来在平房陋室居住的百姓大批迁进楼房。与此同时,北归的燕子变得无家可归。它们有的选择在楼房的雨篷下面筑窝,有的在高楼的檐板下筑窝,也有的在桥梁的梁肋下面筑窝。我所说的沙岩,与上图的崖壁不太一样,其实就是松花江边经人工采沙而形成的崖壁,沙子比较松散,粘性极低。这些燕窝,估计是燕子用嘴啄出来的临时居所。

在以后,由于沙岩被挖平,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沙燕,不知这些可爱的小生物去了哪里,是否有了新家。千百年来,在人类谋生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然状况,也不断与鸟类、鱼类、兽类,以致植物类的生存发生矛盾,最后是人类主宰了这一切。但是,生物链的破坏,自然界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后果。

如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终于开始认识到这种因果关系,无疑这是一大进步。但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遵从自然规律,科学开发,适度开发,理性开发。人类应科学合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努力优化人口质量,减少各种资源的无为浪费。尊重自然规律,人类也会在其中得到自己应有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