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我们该做什么

标签:
防灾减灾福祉安危汶川 |
分类: 建议 |
防灾减灾,我们该做什么
张福山
前不久的5月12日,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内容大致相同,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咨询活动。教育和警示广大人民群众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时时刻刻保持防灾减灾意识,并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应该做,应该成为常态。但是笔者以为,仅仅是这样还远远不够,鉴于我国自然灾害较多的实际,我们还应多做一些具体细致的防震减灾工作。
一是要全面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民参与防灾减灾行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一定要坚定相信人民群众之中,蕴藏着难以想象的智慧潜能。要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专群结合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指导原则。鼓励人人献计出力,对于防灾减灾的优秀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二是加强防灾减灾网站建设,在现有能力基础上,逐步实现云数据共享,给有志于防灾减灾服务与研究的人员、组织,提供科学知识、科技信息、科技情报的技术支持。建立对民间自发研究产生的优秀成果的接收、采纳、对接、资金支持,以及优秀成果经济补偿机制。
三是开展自然灾害预警知识、技巧、信息的全民普查工作。比如说,地震是无法预测的、山体滑坡是不可预防的等等无所作为的认识,是不符合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规律的。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一定要坚定相信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是可以认识的。通过全民族海量的信息比对、归纳、整合,一定会形成一大批非常有用适用的防灾减灾知识体系。
四是建立全民防灾减灾预警信息接收、转报的快速反应机制。人民群众总是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第一线,也只有他们对发生自然灾害的蛛丝马迹有着最早最及时的了解,如果他们反映的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并得到正确处理,一定会极大减少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一些本可以预防或消除的灾害。
防灾减灾,是全体人民的大事,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福祉及安危。仅仅依靠政府去做,或者完全依靠人民群众去做,都是不可取的。应该两条腿走路,发挥专业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两个积极性,取长补短,减少任何一个方面的局限性。我们决不能认为现在的工作到顶了,不能再提高了,要相信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是没有止境的。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2.15亿元,是中华民族永远难忘的惨剧。国家将5月12日设立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就是要求全体人民时刻不忘防灾减灾,人人为防灾减灾献计出力。就像防灾减灾日的图标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自然灾害,但我们有能力有办法防御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