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各市GDP总量排行点评

标签:
广东各城市经济总量深圳领跑东莞繁华市管镇 |
分类: 随笔 |
1、深圳:2.24万亿
深圳终于超过广东省会城市广州,经济特区的成效让人瞠目。深圳从区区宝安一县之地发展而成,1997平方公里的面积与1253万户籍人口,使得深圳成为大陆最发达地区。北京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上海面积6340平方公里,广州面积7434平方公里,深圳只有其他几个一线城市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人口也远不及其他一线城市,竟然能够与之比肩,其发展质量不容小觑。我一直认为深圳应该从经济特区变成政治特区,例如按照人口比例“直选”产生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试点“民主自治”。
2、广州:2.15万亿
广州两千多年来长期是岭南经济政治中心,无论是先秦南海郡还是赵佗建立南越王朝甚至后来广东建省。广州最近被深圳超过,土地面积是深圳三倍有余经济总量却不及,广东真正进入“百花齐放”阶段。广州经济不如北京(2.8万亿),也不如上海(3万亿),但“广佛一体化”后加上佛山经济总量9550亿,已经反超北京与上海,成为全国最发达的经济群。
3、佛山:9550亿
佛山其实是“强强拼盘”的结果,2003年“广东四小虎”之二的顺德市、南海市从“省直管”变为佛山市辖区。佛山本就是“四大名镇”之一,加上“广东四小虎”的顺德、南海,佛山俨然是仅次于省城广州、经济特区深圳的广东省第三大城市。随着“广佛一体化”的加快,佛山正在迈向“万亿”城市。佛山机场竟然被惠州机场赶超,也许是“广佛一体化”带来的损伤。
4、东莞7585亿
东莞是”广东四小虎“之首,要知道“广东四小虎”中的顺德、南海加上佛山、三水、高明等五地才超过东莞。东莞面积2464平方公里,只有佛山面积3875平方公里的五分之三,经济质量其实在佛山之上。东莞实行“市管镇”,没有县区级单位,值得提倡。
5、惠州3831亿
惠州与深圳(宝安县)、东莞(东莞县)、汕尾(海丰县与陆丰县)、河源曾同属于惠阳地区,1979年析出深圳,1988年析出东莞、汕尾、河源,“剩余”部分则是惠州。惠州既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经济特区更不是“广东四小虎”,经济总量却进入“前五”,也不容易。不过,惠州面积1.16万平方公里,超过上海与广州,是东莞面积的4.7倍,经济总量却只有东莞一半,差距明显。可预见的时间内,广东依旧是深圳、广州“一梯队城市”,佛山、东莞“二梯队城市”,惠州进入珠三角二梯队还需要假以时日。
6、中山3450亿
中山是“广东四小虎”之一,经济总量次于经济特区深圳、省会城市广州与同为“广东四小虎”的东莞,但与“广东四小虎”的顺德、南海处于伯仲之间。中山经济总量被惠州赶超,有些让人意外,毕竟“珠三角城市群”中从珠海、中山到佛山、广州都是高度繁华地区。惠州的发展则是在近十年来,而且惠州北面的韶关、河源与东面的汕尾都是欠发达地区,而中山几乎被发达地区环绕。
7、茂名2924亿
茂名竟然力压经济特区珠海与工业重镇江门位列全省第七,让人惊讶。在非珠三角城市群中,茂名是最发达的城市。茂名是广东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也是华南最大的能源基地,石油化工等产业增加了GDP却损害了环境建设,这也是茂名必须面对的难题。
8、湛江2824亿
湛江独占中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隔着琼州海峡就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湛江地处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地带,又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应该比茂名更有发展前景。
9、江门2690亿
江门属于工业重镇,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属于经济较落后地区,甚至不如非珠三角城市的茂名。不过,江门工业基础有优势,如果能够成为珠三角辐射粤西地区的纽带,其发展前景也值得乐观。
10、珠海2564亿
珠海是珠三角城市群中地理位置仅次于省会城市广州与经济特区深圳的城市,靠着澳门与“广东四小虎”中山,隔海与香港、深圳相望,又是经济特区,面积1711平方公里略小于深圳,经济总量却只有深圳的十分之一,不得不说太多的浪漫冷淡了发展。
11、汕头2350亿
汕头一直被诟病为“被遗忘的经济特区”,在广东3个经济特区中垫底。汕头面积2064平方公里,超过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经济却令人遗憾。也许汕头需要更少一些“排外”,更多一些对投资人“让利”。
12、肇庆2200亿
肇庆也是珠三角城市,基础薄弱是短板,这几年能够接近“前十”真的很不容易。肇庆靠着佛山,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肇庆作为珠三角城市群中最落后地区与广东边界城市中最发达地区,也许这就是珠三角地区与非珠三角地区差距的一个缩影。肇庆靠着二线城市佛山,跻身“珠三角三梯队”,似乎是多年前的惠州。
13、揭阳2151亿
揭阳一直是潮汕地区的落后城市,甚至靠着大海却没有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不能不说是个另类。揭阳这几年有所发展,很接近两个经济特区珠海与汕头的经济总量,值得关注。不过,揭阳应该与沿海城市为发展方向,而不能满足于比内陆城市韶关、梅州、河源发达。
14、清远1501亿
清远背面是韶关,南面是广州与佛山,地理位置应该比肇庆优越,经济发展却比肇庆矮一截。靠着一线城市广州与二线城市佛山,清远的经济却并不起色,说明区位优势要转化为发展优势还需要“苦练内功”。
15、阳江1409亿
阳江也不属于珠三角城市,与珠三角之间隔着江门,周边也没有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因此阳江的落后不难理解。不过,阳江离珠三角地区更近,经济发展却远不如茂名也不如湛江,需要引起关注。阳江海陵岛,中国最美的10大岛屿之一,可惜被辜负了。
16、韶关1338亿
韶关是广东北部城市,靠着湖南与江西,南面却是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韶关与惠州的龙门县接壤,龙门县属于惠州却不属于珠三角地区,也是奇葩。韶关经济落后于珠三角地区也是理所当然,这些地区本就应该优先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业而不是工业。
17、梅州1126亿
梅州是叶帅的故乡,也是罗卓英的故乡,靠着江西与福建,如同韶关属于多山地带。梅州经济落后也可以理解,我甚至认为广东省工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与沿海地区足矣,其他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焉不知是另一个新西兰?
18、潮州1074亿
潮州靠着福建,环抱汕头,面积是汕头1.78倍,经济总量却不足汕头的一半。潮州因为韩愈被贬到此而知名,后来与汕头一起支撑起“潮汕地区”。潮汕地区有出生入死的说法,似乎在本地发展比较一般,外出发展则风生水起,例如李嘉诚。
19、河源952亿
河源是客家人重要聚居地,也是京九线进入广东的第一个城市。河源不靠海,却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河源靠着江西,市区到惠州市区不足100公里,到深圳市区不足200公里,经济发展却只有后者四分之一甚至二十几分之一。河源有全省最大的湖泊万绿湖,更因为肖扬、李河君而知名。不过,这些年河源名扬天下则是因为高速公路逢过年过节必堵,脆弱的基础设施建设限制了河源的经济发展。
20、汕尾855亿
汕尾由海陆丰发展而成,隋唐到民国都属于惠州(循州)管辖,近代则因为陈炯明与澎湃而知名。河源、汕尾从惠州(惠阳地区)析出后,两地经济一直落后。汕尾作为沿海地区,如果划给深圳管辖也许能够突破瓶颈,从而“深汕合作区”变成“深圳市汕尾区”。深圳要扩容,东莞、惠州经济繁荣都不甘被吞并,而汕尾经济落后又与深圳隔海相望,值得考虑。
21、云浮840亿
云浮靠着广西,与珠三角地区的佛山、肇庆接壤,经济总量却是全省垫底。云浮盛产大理石,矿产资源丰富,但作为广东省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云浮也许应该走生态农业与环保产业发展之路,与珠三角地区形成“职能分工”。
一梭烟雨:2017年全国城市经济排行榜,广东省21个市有9个进入百强。全省经济中,深圳超过广州荣登榜首,深圳、广州与上海、北京依旧是国内无与伦比的标准一线城市,不仅GDP过2万亿,而且律师人数过万人。佛山旗下有“广东四小虎”中的半数,“千年老三”依旧不可撼动。东莞作为“广东四小虎”之首,长期都是广东的“四爷”。如果说广州、深圳互为竞争对手是广东标准的“一梯队”,那么佛山、东莞则互为竞争对手是广东标准的“二梯队”,惠州、中山互为竞争对手是标准的“三梯队”。这“六强”之后,则是茂名、湛江、江门、珠海、汕头、肇庆、揭阳这7个城市共同组成“四梯队”。“五梯队”则是清远、阳江、韶关、梅州、潮州这5个城市,殿后的则是河源、汕尾、云浮这3个城市。我觉得汕尾应该划给深圳管辖,既能发展汕尾又能解决深圳人多地狭的问题。
此外,东莞与中山“市管镇”不设县区的做法值得推广,20多个镇都具有副县级单位的经济自主权,少一级政府组织,更有利于均衡发展。人口与面积低于东莞的珠海、汕头、深圳等地都可以“市管镇”。当然,如果汕尾并入深圳则可以单独设区。广州增城、番禺和南沙,都可以析出成立省管增城市、番禺市,避免广州城市过于庞大。佛山顺德与江门鹤山合并,新成立顺德市,这才能让顺德这“广东四小虎”重焕生机。新成立的增城市、番禺市、顺德市都应该“市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