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办案,需要与本地律师搭配
(2017-07-16 19:16:30)
标签:
异地办案本地律师茂名巨额毒品案 |
分类: 文集 |
近几年我经常到外地办案,习惯要求委托人增加1名当地律师。外地律师与本地律师搭配,逐渐成为“异地办案”的标配。异地半年,与本地律师合作有五大好处。
1、方便会见
异地办案,最麻烦的就是会见。本地律师可以随时会见,外地律师过来就极不方便。姑且不说外省办案经常要“打飞的”,就是省内办案也需要长途跋涉。我曾办理茂名巨额毒品案件,没有飞机直达、没有火车直达,只好自己开车。456公里需要连续开车近6小时,实在让我有些“HOLD”不住。幸亏有本地律师配合,我也就可以只在“时间节点”过去会见。
2、协助旅行
异地办案不能看成“出差”,而应该看成“旅游”,办案只是其中的“精华一瞬”。在“办完正事”后,外地律师最好在本地多呆两天,一则与当地优秀律师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二则顺便享受一下当地的美景美食。有本地律师协助,那当然是多一个“导游”。当我们把工作与休闲融为一体,也就提高了律师的生活质量,所谓“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3、增加朋友
异地办案增加一个本地律师,其实是增加一个本地朋友。律师在要求委托人在当地增加一个律师,委托人多半会让异地律师推荐。推荐一个本地律师与自己配合办案,也是给自己增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经常去各地办案,“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也是一种无上的人脉财富。
4、强强合作
本地律师的优势在于“人脉资源丰富”,易于同办案机关难沟通。但他们往往受制于本地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多半难以“放开手脚”。异地律师的优势正好相反,这就可以异地律师“正兵”与本地律师“奇兵”相结合,“以正合,以奇胜”。尤其是重大敏感案件,本地律师受拘束太多,异地律师反而可以“据理力争”,与本地律师形成“红白脸”。
5、便于工作
异地律师“死磕”很容易,但要与办案机关“妥协”就有些不容易。许多法官开完异地律师的庭,就认为异地律师是“死磕律师”,难以沟通与妥协。此时就需要本地律师开展“说服工作”,毕竟他们与当地法官更容易接近。我上次在河源办理组织卖淫案,我坚持无罪辩护,法官拖了半年不能下判。后来当然是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让本地律师与法官沟通,我们可以“认罪悔罪”,法官很快作出1年左右的判决。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委托人会通过通过网络全国范围内寻找辩护律师。异地办案,会成为越来越多一线办案律师的“标准模式”。与本地律师合作办案,也会成为“常态化”选择,能增加朋友还能便于工作,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