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宰相须用读书人”:中华文明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2016-08-26 11:10:27)
标签:

尚武精神

商鞅变法

宰相须用读书人

分类: 历史
       从商鞅变法开始,“斩将封侯”的尚武精神注入民族血液,这就有了“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的“两条腿”走路。军功贵族可以登台拜相,也就把铁血精神带入国家政治。即使有过多次蛮族入侵,但汉家天下没有全境沦陷,甚至秦汉帝国崩溃后西晋可以再造,西晋崩溃后隋唐可以再造。
      宋太祖马上得天下,竟然崇文抑武“宰相须用读书人”,其结果当然是汉民族的尚武精神逐渐泯灭。宋朝特别是南宋不缺一流军事将领,但都不可以“登台拜相”,只能文人柔弱的身躯支撑起国家生存重任。从当年“出将入相”的“两条腿走路”,变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一条腿走路”,汉民族基本是被蛮族“压着打”——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明朝初年还有“尚武精神”,开国“六国公”有五位是“军功封爵”,即使是韩国公李善长也是因为军功封爵。这就有了洪武年间明朝大军深入蒙古大漠乃至白山黑水,重现汉唐盛世。永乐年间还有“靖难之役”的名将,多次北伐、南征。但洪武、永乐年间的名将凋零后,特别是文人组成的内阁主导朝政之后,明朝的“尚武精神”急剧退化,这就有了土木堡之变,甚至北京保卫战只能是文人于谦主持军务。正是这种“一条腿走路”,明朝逐渐衰败,即使是面对崛起的满洲也只能被动挨打,最终清军入关“收功”定鼎天下。
     清朝初年也曾有大批军功贵族,例如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军功封王,这也就保证清王朝的尚武精神。清王朝的版图远远超过明朝,甚至蒙古高原、西域、西藏、台湾纳入中央王朝有效控制下,与尚武精神不可分割。可笑的是,等到清王朝逐渐“汉化”,也就失去了尚武精神,逐渐被动挨打走向衰微。
    “宰相须用读书人”,扼杀了汉民族的尚武精神,“出将入相”的“两条腿”变成“读书人秉政”的“一条腿”,衰败也就不可避免,这就有了汉民族全境沦陷的元朝与清朝。汉人“投笔从戎”、“春秋读书、冬夏狩猎”,唐人“若个书生万户侯 ”,到了宋明只能是埋头读书,悲夫。中华文明走向衰微,“宰相须用读书人”排斥“军功贵族”拜相,这才是祸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