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明星争宠,至于吗?
(2016-08-23 11:36:31)
标签:
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
院长陈中华
创客为人民服务网
中国科学家的地位
体制供养
|
分类:
随笔
|
早晨看到朋友转发的一篇据说是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陈中华自称“深度好文“,《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为什么不如戏子》。我当然是嗤之以鼻,科学家与明星争宠,至于吗?科学家本就是“精英化”小圈子,讲人气岂能是明星这种“大众化”可比?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才是“众乐乐”嘛。
写这篇文章的所谓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竟然用“戏子”指责演艺界人士,一开始就把劳动分为“三六九等”甚至鄙视演艺劳动,这种撰稿人的道德水平只能让人蔑视。科学家的劳动是劳动,演艺界或者体育届的劳动就不是劳动?还抱着“前三十年”那种僵死观点,一看就是“文革余孽”,不知道尊重他人,这种人活在世界上都是丢人现眼,还能研究“国际政法”?而且,用金钱衡量科学家与明星的“地位”,明明就是“拜金奴”,还能奢谈“富国强国中国梦”,也是奇葩。不过,这种文章也揭示了一种现象,于是我就“学雷锋”帮他解惑。
科学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是更多是“神圣”,不要说普通老百姓无法去“吹捧”科学家,即使他们想“宠爱”科学家,“有门路”吗?即使是英法美德日这些发达国家,科学家群体也远不是演艺界与体育节明星群体可比,票房收入、转会费毕竟是“市场运作”,科学家特别是理论研究的科学家只能是政府拨款或公益支持,两者存在巨大差距,有正常头脑的人不难理解。
一些人看到科学家收入低,而王宝强等“戏子”收入高,就不断贬低王宝强等明星,去抱怨科学家不该收入低。科学家是“体制供养”,抱怨科学家收入低这不是“打脸”?演艺界明星与体育界明星更多是“市场需求”,“体制供养”的一些明星逐渐流向社会,体现的是“市场选择”而不是强迫命令,他们“蹿红”恰恰说明“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愿意把钱投降演艺公司投向体育俱乐部,干卿底事?
“体制供养”的科学家收入不如“市场选择”,我们的“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不是去上书中央要求增加科研经费的财政拨款,也不是建议企事业单位与科研机构“共同发展”应用科学与理论科学,而是对“市场选择”的演艺界明星不惜辱骂,看起来是“爱国心爆满”,其实是“邪气侧漏”。这种人竟然是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他能研究出啥“国际政法”成果?他不知道他也是“纳税人供养”的产物?人民群众只能通过纳税供养陈中华之流,而不能花钱欣赏王宝强等演艺界的艺术表演,陈院长真把研究院当成行政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