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穷的资本

(2016-03-14 12:27:35)
标签:

贫穷

七十年代

学生时代

农家子弟

分类: 随笔

       早晨与网友谈到贫穷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我认为贫穷对于超越者而言是资本,对于逃避者而言是苦难。当然,贫穷也有限度,如果连读书都不可得,那就只能是灾难。

    “穷则思变”是我们那代人的思维凝聚,我们那些七十年代的农家子弟有三条出路,即读书、当兵、打工,其中读书是关键出路。幼年时期的贫穷,给了我们坚韧不拔与勤奋学习。周围的晚班与同学都是“穷人”,也就没有任何心理自卑与敏感,反而发现诸多乐趣。我们可以自己做玩具甚至武器,我们擅长放牛、养猪、干农活,这也是夸耀的资本。闰土的幸福生活,也曾让迅哥儿也羡慕不已。没有父母灌输,大家可以多一些奇思妙想。

     我们那代人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有上过学前班,小学与初中自己步行上学,高中自己骑行上学,遇到问题基本是自己解决。也曾组织过“打群架”,懂得如何伏击如何掩护如何投放预备队,甚至可以向城里的富家同学炫耀自己如何做玩具如何游戏如何干农活。

     “书非借而不能读也”,家里藏书不多,到了有藏书的亲戚朋友家当然是放开阅读,背诵诗词歌赋成为一种习惯。用叠纸写字这就是象棋,白纸上画格子这就是围棋。没有电视没有音响,也就可以多一些时间看看书多一些时间辩论。大学时代遇到一批城里的同学,他们有琴棋书画,我们有擅长奔跑的“腿”与擅长辩难的“嘴”。渊博的知识、犀利的语言,让我们可以在演讲队、辩论队、话剧社获得一席之地。参加各种晚会,不善于歌舞乐器,也可以凭一张嘴奉上谜语、话剧、朗诵、献诗填词,大家自得其乐。

      大学时代,贫穷意味着需要从事家教、勤工俭学,享受劳动回报。记得当时给学生家教一般10元一个小时,奥赛辅导20元一个小时,而每月生活费不过区区200元。“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我们更深层次理解到。

      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过贫穷产生的心理压力与感情伤害,更多是一种自豪——人家出身富裕家庭也只能与我同一所学校读书甚至同一个单位工作,我们的起步更低却能分庭抗礼,也就意味着我们努力起来完全可以更有发展潜力。后来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律师,我们都坚持读书坚持学习,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曾取笑说要学司马懿懂生活而不能学诸葛亮“食少而事烦”,其能长久?

      大学我是万米长跑队队员,记得当时成绩是40分24秒。万米长跑是谦谦君子之风的比赛,没有人抢跑,最初三四圈才是热身,关键是最后五圈。个人发展是长跑而不是短跑,输在起跑线上又能如何?只要你努力,同样可以阳光灿烂。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贫穷而抱怨或自以为被侮辱被伤害。当然贫穷可能是绊脚石,也可能是垫脚石,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它。你把别人玩耍的时间用来努力学习,你发掘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能能力,无论成败都是一种享受,功夫不负有心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