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那么中国就可以快速摆脱房地产业甚至普通制造业的束缚,从而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国家最大的差别不是在第一产业甚至第二产业方面,而是在第三产业方面。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发展,这才可以“追赶”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发展。
1、模仿英法等旅游大国,将国家旅游局升格为国家旅游部,全面统筹国家旅游资源,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隶属于旅游部门,不再接受国土资源等部门管理。
2、全国旅游区分为国家级旅游区、省级旅游区、县级旅游区等3个等级,各自成立管理委员会分别隶属于国家旅游部、省际旅游厅(局)、县级旅游局。
3、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由政府代表、旅游专家、当地居民代表各占三分之一组成,负责旅游区的发展规划与监督管理,代表旅游区与物业公司签署行政合同。
4、国家级与省级旅游区经费主要来源于本级政府拨款,需要收取维护费用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报请人民代表大会核准,接受本级审计部门监督,每五年调整一次。县级旅游区免收门票,所需经费由县级人民政府拨付。
5、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不得向本地居民收取入门费用,但本地居民须遵守旅游区安全卫生规定。
6、劳动部门严格5天工作周制度与8小时工作日制度,加班需要支付双倍工资,但可以轮休。
7、国家级旅游区附近300公里内需要建机场,省级风景区附近200公里内需要建火车站,县级风景区入口需要开设汽车站台,但西藏等环境恶劣地区除外。下一级风景区具备的条件,上一级风景区应当具备。
8、新规划的市镇需要建设社区公园、街道(乡镇)公园、市政(县区)公园和中央(较大的市)公园,这些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接受旅游部门监督。
9、在国家级与省级旅游区内售卖的小商品一律免税,既能振兴旅游区特色经济,又能方便来往游客纪念。
10、地方电视台开设旅游频道,宣扬本地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饮食资源。
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其结果就是通过旅游业带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饮食服务、特色加工、文化艺术等周边行业的发展,这比起房地产业毫不逊色,而且属于“第三产业”为核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级与省级旅游区内开设的商店一律属于“免税店”,也就方便了“旅游购物”这种商业模式的繁荣,还能够让各地方关注环境保护而不是醉心于高楼大厦。
按照这种设想,中南海就应该属于“国家旅游区”划归国家旅游部管辖,周末向民众开放,所收取的费用作为中南海物业维护资金。地方各级政府的办公楼也应该建成“山水园林”,从而纳入旅游部门管辖之中,周末对公众开放。由于政府办事机构例如行政服务中心建在居民区方便民众办事,这时的政府办公楼仅仅是政府主要领导人的“官邸”,周末向公众开放既能节省维护经费又能体现“干群鱼水情”,这才是“群众路线”,何乐而不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