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策为何不能成就帝业?

(2013-06-13 07:52:12)
标签:

孙策

江东

帝业

张昭

军事

分类: 政治
     三国的实际奠基人,应该是曹操、刘备与孙策,结果当然是孙权抢了孙策的风头。孙策作为江东基业实际开创者,在194-197年短短3年之内完成统一江东大业,这种高效率比起“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的袁绍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不遑多让。不过,孙策却没有成就帝业,“创业未半中道崩殂”,只能将夺取荆州、抗拒曹魏的大业遗留给年幼的孙权。
    198年袁绍与公孙瓒在争夺幽州,曹操与吕布争夺徐州,孙策并没有利用有利时机征讨荆州,直到199年孙策才出兵讨伐黄祖,仅仅是“为父报仇”而不是“尽长江而有之”北向以争天下。甚至200年袁绍、曹操在官渡进行长达7个月的主力决战无暇南顾,孙策竟然想到的是偷袭许都而不是夺取荆州成就帝业。传统史学一致认为孙权是“守土”之主,焉不知孙权还曾夺取荆州成就帝业,而孙策只是满足于割据江东?如果孙策从197年开始全力以赴夺取荆州,那么外有周瑜能征惯战,内有张昭镇抚百姓,加上北方多事袁绍、曹操无暇南顾,岂不可以“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孙策虽然有“江东二张”这样的一流谋臣,也有周瑜这样的绝世名将,却缺少鲁肃这样的战略大师。曹操有荀彧为其筹划天下大事,事实可以抢得先机。直到孙权遇上鲁肃、刘备寻访诸葛亮,他们的“个人奋斗”才有这明确的方向,而不再是“盲人瞎马”。孙策不能成就帝业,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一流战略家辅佐,另一方面是因为本人没有“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雄心。
    同样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长期以来虽然连战皆胜却难以成就帝业。直到范雎提出“远交近攻”战略,强秦才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消灭“三晋”最终完成天下一统。成就帝业,既需要雄心壮志,有需要明确战略。孙策的悲剧就在于他的“小富即安”,自古以来南方成就大业的极其罕见,即使是项羽也仅仅满足于“西楚霸王”,直到淮西朱元璋才创造了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