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士人要求“才兼文武”,是故儒学“六艺”包括“射”(射箭)和“御”(驾车)。宋朝“崇文抑武”之前,文人“出将入相”也是常态,三国时期就涌现了大批文人军事名家。当然,宋朝以后“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导致军官集团严重受歧视,于是文人军事名家极为罕见,直到湘军集团兴起。三国时期一般从“黄巾之乱”起算到“三家归晋”,东汉在黄巾之乱后已经名存实亡。
1、曹操(155-220年),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市),出身宦官家庭。174年被举为孝廉,后长期担任基层地方文官(洛阳北部尉、顿丘令)。184年以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崭露头角,189年倡导讨伐董卓开始名扬天下,192年自立为兖州牧开始逐鹿天下,196年“挟天子以令诸侯”迈出统一天下步伐。曹操以一文人身份典兵,先后击败了吕布、袁术、袁绍、马超等军事割据势力,使得董卓之乱后的东汉王朝延续了近30年。
2、周瑜(175-210年),庐江舒县人(今安徽庐江县),出身官宦家庭,190年在寿春(扬州治所)结识孙策,195年协助袁术部将孙策平定江东,开始在军事上显示才华。197年在袁术治下担任居巢长,198年追随割据江东的孙策,成为东吴重臣。200年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坐领江东,208年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名扬天下。周瑜属于东吴首席功臣,奠定东吴基业。
3、司马懿(179-251年),河内郡温县人(今河南温县),属于河内望族。208年被曹操强迫出仕,成为曹操后期重要谋臣。217年司马懿开始辅佐曹操世子曹丕,220年曹丕废汉自立后成为曹魏重要文臣。226年曹睿继位后开始执掌兵权,先后挫败诸葛瑾、诸葛亮、诸葛恪北犯,并攻灭孟达叛乱与公孙渊割据势力。司马懿几乎从无败绩,只是在征讨蜀汉时被诸葛亮挫败。魏蜀吴几乎都是防守获胜,这说明统一时机尚未成熟。
4、诸葛亮(181-234年),徐州琅琊都人(今山东临沂市),属于琅琊望族。208年出仕辅佐刘备,赤壁之战前与鲁肃共同促成孙刘联盟,战后以军师中郎将名义负责刘备军事后勤事务。213年参与刘备入川,后长期治理蜀地,为刘备筹备军资。223年诸葛亮受刘备遗命托孤辅政,225年平定南中叛乱,228年开始与曹魏6次征战,4次挫败魏军南下,2次北伐无功。诸葛亮能够保证蜀汉不被曹魏吞并,与司马懿对阵不落下风,军事才华可见一斑。
5、陆逊(183-245年),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属于吴郡望族。203年应召入孙权幕府,长期担任文职。214年开始招募士兵参与平定豪强叛乱,216年在征讨鄱阳豪强之乱中崭露头角,并成为孙策女婿。219年协助吕蒙袭取荆州,222年受命抵抗刘备入侵,并在223年夷陵之战中击败刘备名扬天下。228年以后多次挫败曹魏进攻。陆逊书生典兵,仅仅夷陵之战足以展示军事才华,更何况与魏蜀连战皆无败绩?
6、邓艾(197-264年),义阳棘阳人(今河南新野县),本是南阳大族,后家道中落沦为屯田户。邓艾因为才学受赏识担任基层典农官吏,经过20年的积累担任了典农功曹。后邓艾前往洛阳遇到太尉司马懿,受到司马懿器重征召为幕僚。241年邓艾被司马懿推荐前往淮南屯田,243年出任参征西军事,开始在军事上表现不凡。后长期抗击蜀国姜维北伐,并参与司马师平定扬州之乱。262年邓艾奉命牵制蜀军主力姜维部,263年奇袭成都攻灭蜀国。从卑贱的屯田户到位列三公(封为太尉),邓艾创造了三国时代的奇迹。
7、杜预(222-285年),京兆杜陵人(今西安雁塔区),属于京兆大族,尚书仆射杜畿之孙、幽州刺史杜恕之子。杜预从小博览群书,司马昭秉政后被召为幕僚,并成为司马昭的妹夫。263年以镇西将军钟会长史身份参加灭蜀之战,钟会叛乱后幸免于乱,并坚决为邓艾鸣冤。晋武帝时期实际起草《晋律》。278年杜预担任镇南将军,并在羊祜推荐下主持伐吴大事。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在杜预3次上书后,下令出兵伐吴,杜预指挥大军攻占吴国荆州、交州、广州,280年东吴灭亡。杜预是明朝以前既入文庙又入武庙唯一的历史人物。
8、钟会(225-264年),颍川长社人(今河南长葛),属于颍川大族,魏国太傅钟繇幼子。244年开始担任秘书郎,247年担任尚书郎,后成为大将军司马师首席谋臣,参与平定扬州叛乱,后成为司马昭重要谋士。262年建议司马昭灭蜀,并受命以镇西将军指挥魏军主力伐蜀,夺取汉中、攻破阳平关。蜀国投降后钟会试图谋反割据西川,被部下所杀。夏侯霸告知姜维,若钟会用事则蜀汉必危;司马师成钟会为自己的张良,可见钟会军事才华出众。钟会出身大族,家族利益往往重于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