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田忌赛马想到两次世界大战

(2013-02-13 08:49:18)
标签:

田忌赛马

孙膑

世界大战

德国

美国

分类: 军事

    田忌赛马的故事,国人耳熟能详,以“君之上驷”对其“中驷”,以“君之中驷”对其“下驷”,以“君之下驷”对其“上驷”,从而在赛场上“三打两胜”赢出。而在围魏救赵伏击庞涓大军时,田忌提出采取赛场模式“三打两胜”,却被孙膑否定,要求“反其道而用之”,即以次强的上军牵制庞涓最强的中军,以最弱的下军牵制庞涓次强的上军,以最强的上军消灭庞涓最弱的下军,得手后集中下军与中军围歼庞涓的上军,最后三军联合消灭庞涓的中军,“先打弱敌”成为战场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中军”是英国,“上军”是法国,“下军”是俄国;协约国的“上军”是德国,“下军”是奥国,其他都是“打酱油”的仆从者。德国并非完全没有取胜的机会,那就是“西守东攻”,即一开始即对英法联军采取守势(如果德国不是偷袭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比利时,英国是否参战都是未知数),集中兵力率先摧毁俄国。即使德国不认为“施里芬计划”无比精妙,那么马恩河会战结束后西线陷入胶着状态,德国也应该在1914年秋天挥师东进打垮俄国。如果德国人“聪明”一点,将自己打扮成“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高举“反对俄国殖民压迫”旗帜,帮助波兰、乌克兰、芬兰等民族“复国”,那么东线战争就会变成德国与沙皇的战争,而不是德国与俄国的战争,沙皇俄国这“各民族的大监狱”也就会迅速瓦解。

    一旦解除了东线威胁,德奥联军就可以“一路向西”与英法联军交战甚至在“承认现状”基础上试探媾和。如果英法拒绝或者西线战况不利,那么德奥联军就可以转而剪除英法的羽翼,例如占领中途变节的意大利、摧毁东南欧的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有了乌克兰的粮食与罗马尼亚的石油,英国的海上封锁当然大打折扣。如果英法继续拒绝和平谈判,那么德国就可以鼓动西亚、北非英法殖民地独立运动——德国出钱出枪出顾问,这其实就是当年皮特政府对付拿破仑帝国的战术再版。

    对于协约国而言,英法联军既然在西线与德军处于胶着状态,那么英法联军就应该借助于意大利攻入“下军”奥地利境内,从而打垮德国的“小伙伴”。此外,英法联军应该突破土耳其海峡甚至跨入波罗的海,从而可以有效援助俄国避免其孤军作战被德奥联军打垮。“先打弱敌”,从而剪除强国雨衣,最后先灭强国,这就是孙膑战术的大国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当然毫无获胜的希望,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与俄国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不过,美国本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那就是“先亚后欧”。同盟国的“中军”是美国,“上军”是俄国,“下军”是英国,而轴心国“中军”则是德国,“上军”是日本,“下军”是意大利。轴心国“中军”与“下军”部署在一起,“上军”则是孤军,那么同盟国最有效的战术就应该是集中“中军”与“下军”率先消灭轴心国“上军”,即英美联军从1941年12月开始即全力以赴利用海空军优势“围魏救赵”直奔日本本土——日本要么“回援”,那么英美联军就可以来一次“桂陵之战”甚至“马陵之战”;日本要么“迁都”,那当然是加速灭亡。对日战争既可以锻炼英美军事力量,又可以“独霸太平洋”,对于轴心国而言则是“断其一臂”,还可以让俄国全力应对德国威胁而无暇他顾。

    英美联军对付日本,那么日本不会支持到1943年底。当然,英美应该放弃“无条件投降”,而是在保留日本天皇政体、保持1879年传统边界基础上“解除武装”、“惩办战犯”、“战争赔款”。一旦太平洋战争结束,那么英美联军就应该发起地中海战役,利用海空优势打击“下军”意大利。英美联军控制着地中海,侵入北非的隆米尔孤军失去后勤补给当然只能“饿死”。意大利一旦被英美联军占领,那么德国就会“三面受敌”,英美联军甚至可以进军东南欧包抄德国南翼,那么俄国即使能够独立击败德国,也是“躺在手术台”,其势力只能保持在本土以及波兰等国。当然,如果英美联军在“推翻纳粹政权”、“惩办纳粹战犯”、“战争赔款”、“放弃新并领土”主张媾和,也许希特勒政权早就被国内反纳粹力量推翻,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反法西斯战争转变成反俄战争。如此一来,也许就没有脆弱的联邦德国与强大的苏维埃俄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