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与长江主要支流与二级支流
(2013-02-12 20:51:51)
标签:
长江支流二级支流汉水赣江文化 |
分类: 随笔 |
金沙江( 2316公里)是中国长江的上游,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玉树县境进入横断山区,开始称为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云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四川宜宾市接纳岷江为止,全长2,316公里,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由於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流湍急,向东南奔腾直下,至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附近突然转向东北,形成著名的虎跳峡,虎跳峡两岸山岭与江面高差达2,500~3,000公尺,是世界最深峡谷之一。
雅砻江(1187公里)是中国四川省西部河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东南流入四川省西北部,在甘孜以下称雅砻江,沿大雪山西侧经新龙、雅江等县至云南边界渡口市注入金沙江,长1,187公里,流域面积14.4万平方公里。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雅砻江古称若水、泸水。因为酷似它的母亲金沙江,又有“小金沙江”之称。雅砻江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系尼彦纳克山与冬拉冈岭之间,洁白的冰雪融水,集成涓涓细流,成为它的上源“扎曲”。在石渠县附近进入四川时,才正式被称为雅砻江。
安宁河(326公里)是雅砻江下游左岸最大支流,清代始名安宁河,河长326公里,流域面积11150平方公里。发源于四川省冕宁县东小相岭记牌山,流经冕宁、泸沽、西昌、德昌四县后(均属凉山州),入攀枝花市境内,流经米易县,后成为米易县与盐边县界河,最后于米易县得石镇(盐边县桐子林镇火车站以北2公里)汇入雅砻江。
岷江(793公里)长江上游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内,孕育了古蜀文明。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松潘、汶川等县到都江堰市出峡,分内外两江到江口复合,经乐山接纳大渡河和青衣江,到宜宾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水量丰富,年均径流量900多亿立方米,为黄河的两倍多。水力资源蕴藏量占长江水系的1/5。
大渡河(1155公里)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巴颜喀拉山南麓,向南入四川省分别流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长1155公里。主源大金川发源于青海、四川边境的果洛山,在四川丹巴县与小金川汇合后称大渡河,至乐山市入岷江,长909公里,流域面积82,700平方公里,其中在金口河段的金口大峡谷最为著名,被誉为“世界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园”。
沱江(712公里)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公里,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从源头至金堂赵镇为上游,长127公里,称绵远河。从赵镇起至河口称沱江,长522公里。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径流量351亿立方米,其中岷江补给约占33.4%。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86.7万千瓦。干流长年可通木船、机动船,中下游支流多已渠化。沱江流域森林覆被率仅6.1%,为四川各河中最低者,沱江流域内有成都、重庆、德阳、内江、自贡、资阳、绵阳、遂宁、泸州等大中城市,大、中型工厂多达千余座,是四川省工业集中之地,人口密度之高冠于其他各河。沱江流域又是四川最大棉、蔗产地。
赤水河(523公里)为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古称安乐水,在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上游称鱼洞,东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梯子岩,水量增大,称毕数河,经贵州省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全长523千米,流域面积2.04万平方千米。两岸陡峭、多险滩急流。洪、枯流量变幅大,实测最大流量989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33.2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总量101亿立方米,最大年为173.8亿立方米,最小年为61.4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27万千瓦。白杨坪以下能长年和季节性通航5~165吨船级。
嘉陵江(1119公里)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宝鸡市凤县。因凤县境内的嘉陵谷而得名。西南流经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穿大巴山,至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接纳白龙江,南流经四川省南充市到重庆市注入长江。长1119千米,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河流。流经主要城市有宝鸡、汉中、广元、南充、重庆。
涪江(700公里)是嘉陵江的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流域宽广。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与九寨沟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涪江南流经四川省平武县、江油市、绵阳市、三台县、射洪县、遂宁市、重庆市潼南县等区域,在重庆市合川市汇入嘉陵江。全长700千米,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572立方米/秒。
渠江(720公里)也称渠河、南江河,是嘉陵江的一条支流,有两个源头,东源州河发源于川、陕两省边界大巴山西南麓,北源巴河发源于川、陕两省界米仓山南麓,在渠县三汇镇汇合后就称为渠江。流经南江、巴中、平昌、达县、渠县、广安、岳池、合川等8个县区,于重庆合川市钓鱼山下云门镇姚家沟村附近注入嘉陵江。较大支流有恩阳河、通江、州河等。上游源头称南江河,巴中市恩阳河口以下称巴河,渠县境内州河口以下称为渠江。全长720千米,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63立方米/秒。
乌江(1037公里)中国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又称黔江。发源于省境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喀斯特发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湘江(817公里)是湖南省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东北部兴安、灵川、灌阳、全州等县境内的海洋山,上游称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向东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后归长江。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上游水急滩多,中下游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旧时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
潇水(354公里)是湘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湖南省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山麓,蜿蜒曲折,流经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道县、双牌县,汇集西河、消江、伏水、永明河、宁远河,在湖南永州城区附近转了一个大弯,留下香零山、朝阳岩等许多美丽景点后,于永州市零陵区萍岛注入湘江。干流长354公里,流域面积1209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08.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45秒立米,从南到北流遍六个县(市),是湖南永州地区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为全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耒水(453公里)是湘江最长的支流,源出桂东烟竹堡至资兴黄草称沤江,黄草至程江口称东江,东江与程江汇合于永兴而称便江,出永兴后称耒水,西北流,至衡阳市东耒河口入湘江,长453千米,流域面积11783平方千米。河流总落差886米,水能蕴藏量41.3万千瓦,为湘江流域各支流之冠,建有东江水电站和百渔潭电站。
澧水(388公里)是中国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途接纳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澧县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资江(653公里)又称资水,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干流全长653千米,流域面积282142平方公里,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赧水、蓼水(又名高沙水)、平溪江(又名洞口水)、辰水夫夷水(又名扶夷水、罗江、古名夫水)、邵水(又名邵陵水)、大洋江(又名芷溪、亦称云溪)、油溪渠江 、伊水(又名敷溪)、沂溪、桃花江(又名獭溪、杨柳溪)、志溪等。资江干流两源逶迤,支派纵横,自西南向东北呈“Y”字型在邵阳境内交汇,浩浩北去,流入湖南省洞庭湖,最后注入长江。
沅水(1033公里)又称沅江,是流经中国贵州省、湖南省的河流,属于洞庭湖水系。支流还流经重庆市、湖北省。沅水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源出贵州省云雾山鸡冠岭,流经黔东南、湘西,至黔城以下始称沅江,在常德市汉寿县注入洞庭湖。全长1022公里,流贯21县市,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崎岖山地。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万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湖南省5.1066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
酉水(427公里)古称酉溪,是武陵五溪之一。酉水为洞庭水系沅水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宣恩县境内椿木营的火烧堡,自北东向西南流经宣恩县的沙道沟镇、李家河乡和来凤县全境,于百福寺进入重庆,再经酉酬至石堤入湖南,至沅陵注入沅水,全长427公里。酉水流域,山清水秀,群峰挺拔,随处 可见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之景致,令人心动神荡,流连忘返。
清江(423公里)古称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清江全长423公里,流域山明水秀,号称八百里清江画廊。这里主要是土、汉、苗三族混居地。
汉江(1577公里)又称汉水,古代称沔水,长1577千米,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退居嘉陵江之后,为是长江水系各支流第二。汉江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最好的大河,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干流湖北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谷狭窄,长约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谷较宽,沙滩多,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长约382km,流经江汉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缩小。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沮漳河(344公里)为长江一级支流,长344公里,是长江中游上段北岸重要河流之一。沮漳河上游为山区,下游为平原。沮漳河流域现已成为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沮漳河上游分东西两支,东支为漳河,西支为沮河,西支较长为干流,源出于湖北省保康县欧家店大湾,流经保康、南漳、远安、当阳、枝江等县市,于荆州市李埠镇临江寺入长江。东支漳河源出保康县龙坪乡黄龙洞沟,流经南漳、远安县于当阳市河溶镇两河口与沮河相会,沮河在当阳玉泉镇北门有百里长渠分流灌溉,南流至枝江市问安镇凤台回归沮漳河。
褒河(198公里)古称乌龙江,又名太白河、褒水。有二源:东源出自秦岭山脉陕西太白县与宝鸡县之间分水岭西南侧,西南流称红岩河;北源出自陕西凤县东部秦岭沟附近山区,至留坝县江西营汇合东源,至汉台区入汉水。全长198千米,流域面积3940平方千米。无论是长度、流域面积,还是水量,均超过沮水,故有人主张以褒河为汉江正源。流域多山,河道流向较顺直。主要支流有沙子河、武官河、太白河、杨家河等。
丹江(443公里)古称丹水、粉青江、黑江、八百里黑河,全长443公里,是汉江最长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商洛西北部)凤凰山南麓,流经陕西省丹凤县、商南县,出陕西后,到河南省淅川县的荆紫关,随后向东南方向汇入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称丹江为天下名水。丹江航远起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败于民国后期,明清两朝是丹江航运的黄金时代。支流有老灌河、淇河。此外,湖北十堰、襄阳等地人,常简称湖北省丹江口市为“丹江”。
赣江(758公里)是中国江西省最大河流。长江下游最重要支流之一。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东源贡水出自江西省武夷山区的石城县的赣源岽,在赣州汇合称赣江。北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清江、丰城到南昌市注入上饶鄱阳湖,后洩入长江,长758公里,流域面积81,600平方公里。中上游多礁石险滩,水流湍急。下游江面宽阔,多沙洲。主要支流有信江、锦江等。赣州以下可以通航。旧时沿岸各地是长江下游与两广的交通纽带。
信江(329公里)源于浙赣边境怀玉山,王京峰,由东向西流经玉山、上饶、铅山、弋阳、贵溪、鹰潭等市县,在余干瑞洪入鄱阳湖,全长329公里,流域面积15941平方公里。流域西滨鄱阳湖,北以怀玉山脉与饶河流域分界,南隔武夷山脉与福建接壤,东与浙江毗邻。主要支流有丰溪河、铅山河、白塔河。
抚河(312公里)是鄱阳湖水系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武夷山脉西麓广昌县驿前乡的血木岭,全长312公里,流域面积1.5811万平方公里。一般称主支盱江为上游,其间自南城至抚州有疏山、廖坊两处火成岩坝段,以下为逐步开展的平原或丘陵;抚州以下为下游,两岸为冲积台地,田畴广阔。过柴埠口,抚河进入赣抚平原。至箭江口分为东、西两支,东支为主流,经梁家渡下泄,由青岚湖入鄱阳湖。
皖河(227公里)其源于大别山区,跨岳西、潜山、太湖、石牌、怀宁、望江等县,西以黄茅尖(海拔1693米)、英山尖(海拔1128米)、将军山(海拔1109米)、三面尖(海拔1009米)与湖北省的英山、蕲春二县为邻,北以多枝尖(海拔1721米)、公界尖(海拔1563米)、猫儿尖(海拔1415米)与淮河流域分界,南以宿松县界及梅子岭、香茗山与华阳河流域分界,东北以潜山的源潭铺与桐城的大沙河流域分界,东南滨临长江,全流域面积6442平方公里。 大别山自岳西团岭(海拔1460米)向东南分成四大支脉,东支自潜山县乌石堰以下进入丘陵地带,蜿蜒向东,直抵安庆江边;中间两支自潜山南县三尖岭以下和太湖县城北分别进入丘陵地带,一支抵潜山县北,一支抵王家河;西支自花凉亭以下进入丘陵地带,向南经徐家桥折东直抵武昌湖。这四大支脉构成皖河的三大水系,东为皖水,中为潜水,西为长河,至石牌附近汇而为一,称皖河。河道全长227公里,其中老鱼潭至入江口44公里
青弋江(309公里)源出石台县和黄山北麓,舒溪、麻溪合流后称青弋江,过芜湖注入长江。青弋江的正源称美溪河,源出黟县西北拜年山(海拔1137米)与黄金尖(海拔888米)之间的方坑南面。干流在芜湖县城湾沚与水阳江枢纽交汇;经三里埂与清水河、黄池河交汊,并北接青山河,至清水镇,干流折西流,经蒋山于芜湖市西南郊注入长江。总流域面积719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6327平方公里,丘陵区439平方公里,平原圩区389平方公里,湖泊水面40平方公里。河道全长309公里,其中河源至泾县197公里。
秋浦河(149公里)亦名云溪河,跨祁门、石台、贵池三县(市)。东邻白洋河流域,西界黄湓河流域,南依祁门山脉,北滨长江。源流为公信河,源出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的祁门山脉仙寓山北麓。东北向流,经石台县的珂田、占大(叶村)、大演,至香口村,右纳梅溪河(一称红凌河)来水,汇合口以下始称秋浦河。折西北流,经石台(七里)、杨坑口,又折北流,经矶滩(汪村)、桥湾,进入贵池县境;至高坦折西北流,经灌口至朝阳街,右纳龙舒河;至殷家汇进入畈圩区,至肖家滩蜿蜒曲折东北流,经木闸、毛家渡,至池口向北注入长江。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流域面积223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80%。河道全长149公里。
秦淮河(110公里)是南京地区主要河道,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2600多平方公里。有两个源头,东源句容河出自句容县城北30公里的宝华山,汇集赤山湖水后,进入江宁湖熟镇,到龙都西北村与南源汇合。南源溧水河来自溧水县东南10公里的东庐山,经溧水县城和江宁铜山、禄口、秣陵、龙都,流到西北村附近。两源在西北村汇合后,再绕方山的西南两面,转西北,流经殷巷、东山、岔路、上坊等乡镇,向北流入南京秦淮河,再流入长江。
黄浦江(113公里)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纳了上游太湖流域的众多来水,有人认为黄浦江的水源于浙江安吉龙王山,但淀山湖以上的河流不能称之为黄浦江。黄浦江全长约113千米,河宽300-700米,终年不冻(除清朝时期,有过冰冻记录),是中国上海重要的水道。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它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东。
吴淞江(125公里)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吴淞江源出太湖瓜泾口,穿过江南运河,流经吴江、苏州、吴县、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平均河宽约40~50米,流量平均仅10立方米/秒,旱季则接近于零。低水位时水深2米左右,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主要水上交通线和上海市区重要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