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问我,陪老板喝酒有哪些艺术。我回答他说,第一你要有酒量能够陪客人喝酒,第二你要适当显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展现老板水涨船高的能力,第三你要注意忖托出老版的地位不能喧宾夺主。朋友说看来酒桌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我说你要注意自己是陪老板的客人,因此既要让客人觉得你有两下子,又不能盖过老板的风头,这就是“分寸”,也被称为“艺术”而不是“技术”,朋友说看来“陪酒”与“秘书”大同小异,都是要“突出领导”且“展示才华”。我说秘书工作和陪酒工作很简单,那就是老板或领导忠实的助手,既然“忠实”就不能僭越,既然“助手”就不能草包。朋友问我那“有酒量”究竟是多少才算可以?我说你自己计算一下,一般10个人一桌饮酒,酒过三巡你向每个客人敬一杯酒,每个客人向你回敬一杯酒,这至少就是21杯酒,这就是陪老板喝酒的“基本功”,如果做不到就很难让客人满意,客人不满意那么老板也就很难满意。朋友说,这一说似乎有些玄妙,你就直接告诉我“酒桌惯例”要喝多少酒吧。我告诉他,“酒桌惯例”就是以白酒为基本计量单位,半斤白酒“及格”,八两白酒“优良”、一斤白酒“优秀”。广东客人喜欢洋酒,这一般比白酒杀伤力稍小,因此你有半斤白酒的酒量,再注意喝酒前吃点东西垫肚子,喝酒时及时吃菜尤其是素菜,用“雅俗共赏趣”的语言与客人交流避免“连续作战”,那么你就可以“出手”了。
朋友当然知道我的酒量,于是就问“及格”、“优良”、“优秀”哪种更好?我说其实这很简单,你觉得大国之间、小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哪种最不容易发生战争?朋友说当然是大国之间最不容易发生战争,因为势均力敌没有必要自相残杀。我说酒桌艺术与国家艺术是一样的,“优秀”的酒友很难面临别人的“进攻”,一方面他们“能力”过人一般“及格”或“优良”的酒友除非“集体行动”采取车轮战术难以撼动他们,而且一旦“优秀”的酒友识破就可以“歼其一部”放倒其中一位挑战者从而“震慑”群雄,谁都不想成为被放倒的“马前卒”。至于“优秀”酒友之间,大家都是“有身份”的酒徒,可以喝得高兴惺惺相惜,但是“成名”人物之间“生死相搏”只能是两败俱伤,何必在“优良”甚至“及格”酒徒面前自损颜面?因此,那些“优秀”的酒徒向来是最安全的,除非他们出于种种目的主动挑起战端,而一旦战事一开,“恶虎也怕群狼”,他们很容易“晚节不保”,因此“好战”的代价就是逐渐丧失“优秀”酒客的地位。
朋友说,这似乎不是一堂饮酒课而是国际关系课,我说“天下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任何知识都是相通的。大国关系就是如此简单,只要你不主动挑战战争,没有谁敢于向你主动挑战,因为大国相残的结果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小国单独挑战只能是自取其辱,小国联合挑战则可以在大国“歼其一部”的分化打几下烟消云散。打击第一个敢于挑战的小国,才可以收到震慑其他小国的效果。当然,“国虽大好战必忘”,只能尽量避免战争,才能“一战定乾坤”,所谓“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中国南海危机其实就是众多“及格”、“优良”的中小国家对抗“优秀”的大国,中国最好的战略当然是“歼其一部”从而震慑群雄,例如直接出兵打击越南,既可以“杀鸡儆猴”又可以“耀国观兵”,从而让周边国家意识到“大国之怒”不同于“匹夫之怒”,才可以避免恶狼形成狼群蜂涌而至。我多年以来陪客人喝酒几乎很少出纰漏,那就是我深谙酒桌艺术,懂得对哪些人“点到为止”,对哪些人“跟踪追击”甚至“痛下杀手”,从而可以保证我的“江湖地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