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享受主义的信徒,因此对于养生之道比较看重。记得10年前参加工作时,办公室同事问我“有什么美白秘方”,我笑言道“多喝水多出汗即可”。又问“如何多出汗”,我回答“坚持每天帮同事烧开水、扫地、批改作业即可”。我的身体素质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从早年大别山深处农家牧童到学生时代擅长学习的胡闹之王,我一直将“才兼文武”视为发展方向——所谓“动如脱兔,静如处女”,既能够在图书馆安静数日,也能够在田径场展示英姿,既能够鼓动学生“造反”要求换老师,又能够帮助老师安抚“暴动学生”,这种“左右互搏”技术不敢说炉水纯青至少不会陌生。记得大学时我是学校田径队万米长跑运动员,同时是学校辩论队队员、话剧社演员,还是一些列“文化”社团成员,被室友成为“儒雅土匪”简称“雅匪”。其他专业同学认识我,首先是“两条腿”,然后是“一张嘴”,最后才是“文采美”。对于我辈好玩之人,当然要擅长养生,于是每年除了从医院拿些润喉片、云南白药,似乎没有什么麻烦他们之事。言归正传,来谈谈我的健康秘方。
1、睡早觉——笔者是“夜猫子”,往往晚上才是看书的黄金时间,而参加工作以后大量的应酬与“夜生活”也不允许我“早睡早起”,因此“睡早觉”也就成为替代品。笔者的睡早觉是指每天0点到7点之间一定要睡好,这一时段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整天的精力。因此,即使有天大的事,都应该在头天晚上或者第二天7点后处理,从而保证这7个小时的睡眠质量。
2、吃早餐——笔者属于“饕餮族”,因此早餐不可不吃甚至不可少吃,这可是整个上午的营养来源。我许多同学都会多或少存在胃病需要斯达舒帮忙,平时饮食也不敢品尝湘菜赣菜,这多半是早年不吃早餐的后果。记得在武汉时早餐就是热干面、面窝、豆皮(三选一)加上豆浆(或搭配油条),在惠州则是广东人的习惯——米丝、肠粉或汤面,加上炖盅。“吃饱万事足”,这是一天精力之所在。
3、多喝水——笔者属于“水牛型”,每天抱着茶杯饮水。虽然在广东生活多年,而且功夫茶茶具齐备,但是我依旧是内地人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将茶叶放在茶杯直接用开水冲沸。经常饮茶有多种好处,例如可以润喉润肠,可以补充水分防止缺水血液浓度升高,可以经常上厕所排毒,可以经常离开座位(烧水、泡茶、如厕)避免神经麻木。女士一般喝花茶、红茶比较好,男士则应该多喝绿茶、清水。
4、吃水果——笔者虽然对水果没有什么爱好,但是对于营养丰富的苹果、香蕉、柑橘、橙子、李子、草莓还是比较喜欢。吃水果当然是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就意味着“时令水果”比“反季节水果”要好,常见水果比罕见水果要好。
5、多蔬菜——笔者最初喜欢蔬菜,当然是因为家庭条件限制只能多吃蔬菜。不过,参加工作后对于蔬菜的偏好则是因为鱼肉油腻,化解酒水就必须要依靠蔬菜。经常去素菜馆或者在家吃素,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西红柿、小白菜、西兰花还是长豆角、茄子、土豆,都不可以排斥,这都是养生食品。不过,荤素搭配是一种选择,这也是我不习惯粤菜荤腥太重的原因——荤菜就是一大盘,还是不如荤素混混炒营养均衡。
6、常运动——笔者虽然喜欢运动,不过对于剧烈运动不太喜欢,还是倾向于柔缓的运动,例如跑跑步、打打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爬爬山、骑骑自行车。这些运动基本上足够身体锻炼,又不会突破身体承受限制,以免过度运动引起某些不良回国。当然,一家人喊上朋友外出游玩,那是难得的生活情趣。满身臭汗,回到家洗个热水澡,那种痛快无以言表。
7、要交流——笔者是善谈人群,学生时代曾被戏言见到树桩子也能说两三个小时。人是感情的动物,不与人交流只会形成心理压抑。因此,无论是与家人交流还是与朋友交流,那都是一种化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当然,与人交流最重要的是与爱人交流,这不仅能促进夫妻感情,而且能通过对方评价来自我调适,这就是“日久生情”的正相关关系与“日远生疏”的负相关关系。
8、看看书——笔者是读书爱好者,鄙视孔乙己“窃书不算偷”,我是直接“拿来”。坚持每天看书,无论是汉译名著的“大部头”还是休闲小说,那都是自我调剂的一种生活方式。坚持看书就可以调节心理,还可以接受他人的智慧,从而减轻生活压力。
9、泡泡脚——笔者属于“不冻脚”的那种,当年在湖北时许多同学同事冻手冻脚,就问我有什么妙招。我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大冬天坚持泡脚,不仅可以洗去寒冷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帮助恢复疲劳,这就是“洗脚城”生意兴隆的最初原因。当然,笔者不习惯别人洗脚,还是喜欢自己拿来脚盆慢慢洗,甚至可以旁边放上几瓶开水,捧上一本书,那是一种“雪夜泡脚读禁书”的绝世风华。
10、牵牵手——笔者觉得夫妻间的生活情趣是健康生活的重要法宝。虽说“牵着老婆的手,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只要存在生活激情,那么牵着老婆的手,一起江边走一走,依旧是燃情岁月。两个人能够以故事开始,以故事结束,那才是一种满足。无需羡慕别人的神仙伴侣,其实只用用心经营,都是完美的生活,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