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顶级科研机构
(2012-02-09 17:19:36)
标签:
全球四大顶级科研机构英国法国俄罗斯瑞典科学院文化 |
分类: 随笔 |
英国皇家学会(1600年)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成立于1660年。并于 1662年、1663年、1669年领到皇家的各种特许证。英女皇是学会的保护人。全称“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学会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它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它在英国起着全国科学院的作用。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是英国最具名望的科学学术机构,其成员在尖端科学方面饶有贡献。该学会多方面支持不少英国的年轻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及科技人才。该学会对科学政策的制定起着一定作用,而且也就科学事务问题参与公众讨论。英国皇家学会是一个独立的、享有慈善机构特权的组织,有1400名院士及外国成员。学会的院士都是来自英国及英联邦的著名科学家、工程师和科技人员。英国皇家学会是一个独立的、自治的社团,在制定自己的章程、任命自己的会员时,无需取得任何形式的政府批准,但它与政府的关系是密切的,政府为学会经营的科学事业提供财政资助。学会没有设立自己的科研实体,它的科学研究、咨询等职能主要通过指定研究项目、资助研究、制订研究计划、通过会员与工业界联系及开展研讨会等实现。此外,学会还有确认优秀的科学学识与研究、奖励和促进国际科学交流、组织并推动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致力科学史工作等任务。
皇家学会是英国国家科学院,在国内、国际上代表英国科学界。许多年来,学会已和很多国内及世界各地的科学组织建立了互利的合作关系。学会是国际科学联合会(ISCU)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并一直在欧洲科学基金会中(ESF)发挥积极作用。皇家学会还与无数的其它国际组织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为推进世界科学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皇家学会是一个独立的社团,不对政府任何部门负正式责任,不必经过政府批准。但它与政府的关系是密切的,政府为学会经营的科学事业提供财政资助。150年以前,国会第一次投票同意给学会拨款,用以资助科学研究。当时的拨款是1000英镑,到1876年,拨款数升至5000英镑。如今政府拨款数额已达到2500万英镑,占其每年年度开支的79%。剩余的21%来自多种渠道,如学会的投资、遗产及个人的捐赠、出版物收入、工业界的研究合同收入等。目前,学会发起的“科学工程”活动就是要每年能够筹集到约2至3百万英镑的额外款项,以使皇家学会能扩大其独立活动范围。学会没有自己的科研实体,它的科学研究、咨询等职能主要通过指定研究项目、资助研究、制订研究计划、通过会员与工业界联系及开展研讨会等实现。
目前皇家学会的事务由理事会负责处理理事会由21名成员组成,其中五位学会领导,其中四位领导相当于副会长理事会成员,对学会的某些使命负有法律责任理事会通过年会选举产生,每年要改选其中的10名,除五位学会领导外,任何人均不得连续任职两年以上,学会会长及外事秘书任期不得超过五年。自1915年以来,皇家学会的历任会长都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现任会长是保罗纳斯爵士。他从2010年12月起担任会长一职。皇家学会负有双重职责:一是在国内和国际上作为英国的科学院,二是作为科学组织服务的提供者。皇家学会通过组织计划和科研,对科研机构、个人、访问学者和奖学金人员以及学术会议、出版物和学术报告活动等进行资助。还对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科研经费和人事任免等事项给政府提供咨询服务;资助科学考察和调查,组织与国外高级科技人员的交往;举办科学会议,出版科学刊物;授予称号,出资举办讲座以及颁发奖金、奖章等。此外同英国国内科学基金组织一样,英国皇家学会面向海外,鼓励国内外的各种活动,如:鼓励科学研究和应用;确认评议优秀的科学研究;促进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交流,为科学家交往提供便利条件;代表并支持科学团体;提高公共科学教育,增强公共科学意识;从事科普活动;支持科学发展史的研究。
法兰西科学院(1666年)名法兰西学院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成立于1666年,坐落在巴黎中心区塞纳河南岸,与卢浮宫隔岸相望。在法兰西学院的五个专业学院中,科学院变革最多,规模最大。按照1987年新规定,科学院可以拥有80岁以下院士110名,其中至少有30名院士的年龄在60岁以下,还有外国合作院士120名,70岁以下通讯院士180名。全院下设两个学部:数理科学及其应用学部,化学-自然-生物-医学及其应用学部。它是一个荣誉性兼咨询性的学术权威机构,没有固定的下属研究机构,只是通过其成员、特别是它的各种专门委员会参与科技社会活动。尤其是科学院应用委员会和研究报告委员会的工作颇为引人注意,它们曾就欧洲科技合作、法国科技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提出过有价值的调查报告或带有权威性的参考意见。
法兰西科学院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图书馆,专职的工作人员只有20名左右。其经费的大部分用来发放奖金。每年11月召开全院年度大会,向近百名科技人员发放奖金或资助,总金额达240万法郎。此外,每周一下午,科学院都要举行公开周会组织院士、通讯院士或邀请外界专家包括路过巴黎的外国专家学者作学术讲演或介绍重大科技事件。每次活动后都要出版《科学院报告》,按学科分三册,每年各40期。另外还有《科学院新闻》月刊和《科学生活》双月刊,用来发布科技消息、科技政策研究论文及其他有关科技与社会关系方面的报告。
俄罗斯科学院(1724年)于1724年在圣彼得堡成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科学院成为国家科学组织,并于1925年更名为苏联科学院。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科学院重新更名为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是俄罗斯联邦的最高学术机构,是主导全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中心。在苏联时期,拥有全苏联最著名的科学家,属苏联部长会议直接领导,负责协调全国科学活动,以便按照国家计委编制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求,确定国家科学研究的总方向。同时,全面指导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国家其他研究单位重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
俄罗斯科学院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研究实力雄厚,长期以来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众多世界一流的成果。至今已有19位学者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有11位。该院目前拥有18个学部,3个分院,12个地区性科学中心,共366个科研机构。其中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324个。
俄罗斯政府拨款采用年度预算拨款制度,俄议会根据全国整体经费情况确定其科研预算经费比例。俄科院各研究所按照其所需经费于前一年向所在学部提出第二年经费预算申请报告,该预算申请报告包括研究所人员总数及工资总额,院士、教授、博士、副博士和其他人员工资等级与工资挂勾,数额明确,科研经费数额、科研仪器经费以及研究所日常开办费等,科学院主席团根据政府拨款总经费核定各学部的经费申请,并通过科学院财经局按比例分块下拨各研究所,需按其预算草案各科目严格执行下拨经费基本,没有使用下拨经费的自主权和机动权。
瑞典皇家科学院(1739年)于1739年奉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之命,仿效当时的伦敦皇家自然科学促进学会和巴黎皇家科学院成立,是14个瑞典皇家学会团体之一。作为非官方的独立学术团体,它致力于推进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及数学的发展。在其创始成员中,有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重商主义者Jonas Alströmer,机械工程师Mårten Triewald,政治家Anders Johan von Hö;pken,后来他成为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首任终身秘书。瑞典皇家科学院拥有350名瑞典科学家,其中的164名院士都是65岁以下,同时还拥有164名外国院士。自1739年成立以来,已经选举产生了1450名瑞典院士。所有院士都被分为10类,它们分别是数学、天文宇宙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学、工程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人文学科或其它科学。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宗旨是发展科学,特别是数学和自然科学,它主要寻求:成为各领域研究人员的交流论坛;提供独一无二的研究环境;支持年轻的研究人员;奖励为科学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安排国际科学交流;发表科学见解,影响研发优先领域的设定;激励学校学生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和大众科学。
瑞典科学院由12个分院组成,它们进行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医学、工程技术、地球物理、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科学院408名院士中,瑞典人228名,外国人180名。现在瑞典科学院下设6个科学研究机构:植物研究所,阿比斯科自然科学研究所,库里斯其奈伯力海洋研究所,密塔古·莱弗赖路基金会(从事高等数学研究的国际研究所),宇宙物理研究所(由西班牙、瑞典、丹麦和英国共同研究),从事能源和人类生态学研究的贝埃尔研究所。瑞典科学院出版物理、化学、数学、环境科学等六种具有国际水平的定期杂志,而且还承担了选拔诺贝尔物理、化学、经济三个领域的获奖者的任务。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服务瑞典的科学研究:为研究者提供跨学科的论坛;为研究者提供独一无二的研究环境;资助青年学者;奖励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安排国际间科学交流;反映科学研究的心声并影响研究政策的制定;激发中小学学生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以不同形式发布科学和科普信息。 同时,瑞典皇家科学院以其专设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而闻名世界。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开始负责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评选,自1968年起,又加入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除诺贝尔奖外,瑞典皇家科学院还负责评选克拉福德奖、肖克奖及爱明诺夫奖等国际性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