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顿公学第启示

(2008-02-21 19:40:1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
    英国私立男校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坐落在温莎小镇,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泰晤士河相望。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伊顿学生现在也参加英国中学的GCSE和ALEVER水平考试(升入英国名牌大学的主要途径),成绩几乎都是优秀。伊顿教学有3要素:一是高质量的教师。名师出高徒,伊顿也认这个理。伊顿的教师很多是博士、专家,其中不乏牛津、剑桥毕业的伊顿校友。当然,伊顿选择的教师首先必须热爱学生。二是独特的教材。伊顿也用为中学统考编写的教材,但他们只用一半时间就教完了。余下的一半时间,由系主任自己选择增添其他教材。三是“分班制”教学法。考入伊顿的学生基本都是尖子,但不等于每个学生的天分、特长、爱好都一样。“分班制”就是为了避免成群教育的粗略。学校从每个学生考入伊顿的第一个成绩起,在英语、数学、法文等每一学科下分别分出等级(班),一般14级,较小的学科相应减少。它与笼统的快慢班不同,一个学生不是被笼统地归在快或慢的班里,而是每一科在不同的班级里。每年通过伊顿考核,前几名会升入更高班。每次“提升”班级,学生都得到更上一层楼式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伊顿公学的优点,我们完全可以相应模仿。例如,以热爱学生作为录用教师的首要考量;学校自编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按照学生各科优劣分班,因材施教。而我们今天的许多学校,录用教师时更多考量应聘者的学历,而很少关心教师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更多的依赖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定教材,很少开发自编教材,从而丧失自己的优长;按照学生成绩分成平行班或快慢班,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所以,我建议学校教育完全可以模仿伊顿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例如,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共同组成学校教学委员会,决定对试用教师(通过教研组的考核)的去留,以是否热爱教育事业为主要考核目标;学校各教研组把指定教材改编成自编教材,经学校教学委员会核准后使用;学校按照学生各科成绩分成不同的教学班,按照学生年龄分成不同的行政班。我不主张现在的分班方法,也许教学分班(例如语文班、数学班、英语班、物理班、化学班、生物班、政治班、历史班、地理班、体育班、音乐班、美术班、计算机班等)更有利于学生成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