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漫游运河岸

标签:
文化感受情感 |
11月5日,上午8点半,按照原定计划,我们乘坐上一辆客运专车,离开庄园宾馆,奔向位于县城郑口镇上的大运河畔参观考察。当然,沿途的一切我都熟悉,特别是大运河畔的景观风物,每年我都是多次走过,早已领略,但作为会议的一项日程,我也要听从安排、亲身经历、全面感受、积极完成。
郑口是位于冀、鲁两省交界线大运河左堤岸边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商埠。据《武城县志》记载,郑口卫运河在明代一直属武城县管辖,到了清代中期才逐步划归故城县。这里地处水陆要冲,“前抱武城,后临广川,东交齐鲁,西接保真。燕齐交壤,旁临御河,数十万之岁运,及冠盖之舳胪,上下旁午,直抵天津”(《故城县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商贾云集,到了清朝中后期就已发展成为规模可观的较大集镇。大量外地资本的涌入,摆脱了纯地方色彩,具备了“万方辐辏”的大市镇型态,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小城镇,素有了“小天津卫”之称。
如今,故城县城郑口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县域总面积941平方公里,耕地91万亩。辖11镇2乡、538个行政村,总人口52.8万,其中农业人口36.3万,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纵贯县境75公里的千年大运河,积淀了开放包容、重德尚义的深厚文化底蕴,哺育了无数风流人物,古有在故城下帷讲学的经学大师、汉代大儒董仲舒,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今有著名抗日英雄节振国、抗日名将冯治安等。这是县政府网站上最新的宣传文字。
岁月悠悠,人间正道是沧桑,千年大运河,魅力新故城。如今的郑口镇,作为故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出灿烂辉煌的美好发展前景。不自觉中客车驶到了郑口大桥处,我们停车下车要参观了——
2023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