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行雨施天行健——高山先生和一止斋诗词

(2012-08-24 15:24:41)
标签:

杂谈

按:陈高山先生的《一止斋诗词选》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能够体现当前民间古体诗词创作水准的著作。陈先生长期在教育部门从事教学和领导工作,作诗填词只是业余爱好,然生具道义担当和丰沛情思,加之执着于此道,察思愈精微,律法更纯熟,故多得天成、叫绝之作。作者学生、诗词学博士姜革文先生应邀为该书作序言《云行雨施天行健——高山先生和一止斋诗词》,敬师之情跃然纸上,分析评介专业独到,可为阅读之助。

 

 

云行雨施天行健

   ——高山先生和一止斋诗词

              

 

姜革文

 

陈高山先生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校长。校长嘱我为序,反复下不了笔。静下心来发现:我对校长的敬畏感太深!

三十一年前,十五岁的我在湘潭县四中上高中。四中的校园背靠延化山,面临涓江水。涓江的沙洲是天堂般的乐园,延化山的树林是理想的背书场所。校园的美丽,令我兴奋。毛孩子对校长,那是肃然起敬的。校长又是校园里个子最高的人。他面容瘦削,颧骨凸起,有一种雕塑感,再加上一双鹰一般犀利的眼睛,一脸的严肃,很是怯人。虽然是校长,但却管得细致入微。每天早上铃声一响,就能听到他坚定而颇具磁性的喊声:“起床了!”课间操,他总站在前面领操,做得标准到位。睡觉了,黑灯了,我们忍不住要海阔天空一番,这个时候常常会听到“嗯”的咳声。“校长来了”,高谈阔论就渐次地小下去,直到被鼾声覆盖。从早到晚紧张的高中学习,我们感到很辛苦。我常常想:起得早、睡得晚,要备课,要管理,校长真够累的!

校长是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我后来也很荣幸在该校中文系就读。校长学的是中文,教的是语文。学校政治老师少的时候,他就教政治;历史老师少的时候,他就教历史。令我称奇的是:理科的课程校长同样可以教:化学老师少的时候他教化学,生物老师少的时候他教生物。校长上课思维之缜密,语言之精炼,我至今奉为圭臬。凡校长教的课,学生的总体成绩必定不错。校长在医学方面颇有心得,也是四中诸位周知的。有的同学购买了先进武器——补脑汁。校长就告诉我们,那个东西不要用,是激素,用了不好。当时全校性的报告会不多,校长曾经给我们做过一场“天外来客——飞碟”的报告,个个听得目瞪口呆。我们常常感慨:校长之学,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后来,校长当了湘潭县主管文教卫的副县长;后来,校长履职湘潭市教委主任。校长当教委主任的时候,我已经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工作了。

1994年,湖南省教育厅与省新闻出版局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教辅必须由本地新华书店供应的格局被打破。要知道,仅仅一个湘潭县,人口就接近100万。湘潭市的教辅总量颇为可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辅图书,无论质量、影响力,都是不错的。因为有校长的“关系”,社里委托我先期沟通。后来,出版社的黄理彪先生、肖启明先生都到湘潭去参与谈判。校长对我们要求有两点:一是质量;二是折扣。质量要高,要对师生负责;折扣要好,要为湘潭的教育部门争取尽可能多的经费。因为彼此的熟悉与真诚,生意做成了。我们合作很愉快。

后来知道:也正因为这层师生关系,给校长引来不少非议,以致受到调查。写到这里,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起来。当时我曾好几次想买点好的茶叶去表达谢意。湘潭的同学告诉我,你送东西去,不但要挨骂,还要拎着原物出门。愚钝如我,因此作罢。这让我想起历史上的海瑞来了,为官数载,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校长之德,实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校长退休后,手不释卷,博览群书,每有所得,行之于文,诗词歌赋,无所不通。他还在新浪网开了博客,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有了不少铁杆粉丝。本书集录作者从六十年代迄今创作的诗词曲文700余篇,不少是近年博文。皇皇之册,气象万千。读罢集子,有这样几点感受:

一是体裁多样。诗词曲文,样样不缺;并且,诗、词、曲中各类体裁,多种多样,繁花似锦,落英缤纷,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学体裁超强的驾驭能力。

二是风格变化多端。纵观整个诗集,诗歌风格呈多维度的展现。既有雄浑豪放: “练就昆仑胆,潜藏日月魂。一朝舒怒羽,天地起风云。”(《苍鹰》)也有清新自然:“石径出山隘,青峰两面开。幽香随笑语,知是丽人来。”(《出山》)既有天真率直:“随风飘入户,亲我白头翁。”(《大雪》其一)也有禅意高远:“倚窗枯坐久,花落忽西东。”(《枯坐》)整部诗集因此变得多姿多彩,韵味无穷。由于诗人深厚的人生阅历与对不同诗歌形式的把握,即便是同一个题材,反复吟咏,也无重复雷同之感。比如他讴歌屈原的诗歌就近十首,均各有侧重,或壮阔,或苍远,或抒发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予高超的襟怀。

三是集子中有风骨清迈、情志刚健的“我”在。诗言志,集子不少作品呈现了校长自我担当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与乐天的境界。校长有一首拿自己名字开玩笑的作品,《十六字令·名戏》:

高。志在苍生胆气豪。民疾苦,最令我心焦。

山。应与昆仑伯仲间。岿然立,冰雪润桑田。

这首《名戏》,是对自己的期许,也是自身的写照。“忠肝义胆又情痴,正乃吾侪本质。”(《西江月·赠诸网友》)这就是校长的“本质属性”。正因为这样的“本质属性”,生发出浩然之气与刚健中正之德。不论是读史感时,还是朗吟风月,不论是滔滔宏论,还是相互唱和,或长歌,或短调,都呈现反求自身、自强不息的状态。“豪情本在青山外,壮志长存赤胆间。”(《夜游苏仙岭》)“我欲鹏飞君记取,人间壮志胜丹丸。”(《云麓宫》)

六十岁的时候,校长豪情满怀:“云霞烂漫晨光好,薄雾如烟山色渺。……我方花甲正当年,对酒当歌情未了。”(《玉楼春·晨练偶感》)七十岁的时候,校长洒脱通透:“虽然是鬓毛衰瘦骨嶙峋,仍不怕漫天风雨。【幺】几十年问人生本就糊涂,又何况早已将得失删去。傻呆呆对如来笑捋胡须,乐哈哈看岭外夕阳如旭。” 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的外在展绎,是一种洒脱从容的“思与境偕”。校长的这种状态、心态,让作为学生的我,很是羞愧。过了不惑之年,我常常用“人到中年万事休”来“激励”自己。现在,阅读校长作品的过程,是欣赏的过程,更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这种风骨清、情志刚健,还通过一些特定意象表达出来,如青松、梅花、苍鹰等等。春夏秋冬四季,校长特别钟情于秋天: “细品人生最爱秋,天高云淡好登楼。……宁心静待寒冬雪,只见红梅不见愁。”“诗豪”刘禹锡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风骨清迈,诗情豪放,校长与刘禹锡无异。

四是佳作迭出,灿若星辰。有的以意取胜,有的以风格取胜;有的通篇如完璧,有的诗眼似秋水。笔者如海边拾贝,试选其一二。

以意胜者,如《读咏荷诗偶感》:

洁净清香举世知,残花败叶也成诗。

可怜水底肥泥土,却负污名一味痴。

此诗系校长为水底的泥土打抱不平。人们爱屋及乌,人们看到红花会赞美绿叶,人们甚至把大地比喻为“母亲”。是的,荷花是值得赞美的,那么,养育她的泥土不是也应该赞美吗?一反惯常套路,另辟蹊径。

类似的还有《秦淮灯影——秦淮十韵之三》:

商女深知亡国恨,文人难举救民旗。

商女,本义是商人家属,此义已有铁证。因为多种词典的错误解释,“商女”已经流行为“歌女”之意。几乎所有诗词中,“商女”的形象都是负面的。而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一人早已谢世之外,其余七人在明朝存亡的危难时刻,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节气。校长从这一独特视角入手,改写了“商女不知亡国恨”,改得好、改得妙!并且,用吴承恩、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侯方域、吴梅村等等文学艺术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做反衬:他们当中没有一人成为救亡的旗手。我突然想起吕岩的诗:“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以风格胜者,如《纳凉》:

梦醒黄粱后,孤身纳夜凉。微风来复去,通体泰而康。静虑心如镜,浮生欲似墙。迷糊三五次,不觉到天光。

此诗即使放在伟大诗人陶渊明的集子里,也属上品。阅读此诗,我想起了陶渊明,想起了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想起了李白《月下独酌》,想起了很多情境。如何理解这首诗歌的风格?我想起李白的一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以诗句胜者,则俯拾即是:

直向青云翻白眼,却为华发恋红唇。(《自嘲》)

读了拍案!“直向青云翻白眼”一句,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加儒雅,比“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更加简洁有力。“却为华发恋红唇”,则又有“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之情趣。

又如:

万水千山次第开,我携春色自南来。风光旖旎入君怀。(《浣溪沙·寄友人》)

作品将自己与友人、自然与人类,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颇有些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的味道:“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五是高山先生不但是老师,是校长,更是一位诗人。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行的世纪,在这个被称为“诗歌已经死了”的年代,这位“汨罗江——蓝墨水的上游”(余光中语)出生长大的诗人,这位长期浸淫于屈原高迈超识襟怀中的诗人,经由七十年岁月的风磨雨耕,始终以一颗内敛、坚定、柔软、自省的心,对日常生活进行忠实体验和敏锐观察,从平常人、平常事,甚至社会底层人物及现象中感触生命的悲悯、博大与苍茫,在大自然的怀抱和细琐的生活情节中获得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并赋予丰富的内涵,进而以扎实的学识根底,用古体诗词曲调这一传统的文学式样,带给我们大自然中蕴藏着的至美,带给我们人性、人情中的真实感动,带给我们对生命价值的沉思与追求,带给我们诗意的天空包含着的时代气象和传统文化的诗性意味。校长的心,是诗人的心。海伦·凯勒曾经说过:“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无影无形,要感受它,只能用心灵。”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世界上最美、最感人的东西存于心间。

红尘滚滚,杂事缠身。学生不才,难免挂一漏万。好在此书读者,必定流水知音。遵嘱缀数言于前,以为序。唯愿校长健康长寿!

 

 

 

云行雨施天行健——高山先生和一止斋诗词



 

《一止斋诗词选》,陈高山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定价32.0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