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车印象怀念

(2012-08-06 10:49:57)
标签:

文化

分类: 媒体报道

火车印象怀念   

作者:郑渝川 时间:20120803

 

 

    用文艺而温情的语调来叙述火车,在这个2012年春运尚未结束的时候,似乎不太恰当。由赵妮娜撰文并配图而成的《火车印象》一书中写道,“什么时候,太多的人想到火车?在什么时候,我们最多地想到了火车?是春节的时候,是年前年后的时候,那个时候,火车是那么一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事物。”

     很多人会觉得,火车(铁路)只是运输工具,连接着自己和家(乡),让人离不开却又生发不出感激或者依恋;火车(铁路)的故事与背景就算再精彩复杂,也引不起他(她)们的兴趣。

     其实,火车(铁路)的故事与背景,所联系的,不是简单意义上运输工具的进化升级史(当然这段进化升级史本身也很有趣),而是我们每一个人旅客角色之外的生活变迁,以及村庄、郊区、城市乃至国家的形态面貌。乘坐火车旅行,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宝成线、成昆线,在数十个小时内,我们可以就以上所提及的生活变迁、形态面貌有直观的领略:

     火车行进中或站点停靠时,呈现给旅客的景象,田地、房屋外墙、树木、远处伫立的人…其特征常常一个、几个小时没有太大变化。但就当你认为这一切都不会产生变化的时候,旅行(火车运行)时间的累积,量变积淀出了质变。如果旅途开初,你就拍照记录,照片会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车外的景象实际上在一点点发生改变,只是你的视觉意识也在一点点容纳改变中的景象,一点点不断修改自己的最初印象;直到地域、气候促成的显著转换,反映出来,让你感到惊愕……

     火车(铁路)也能提醒作为旅客的我们,近几十年来中国的东西部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不同区域之间鸿沟如何拉大。火车行进途中,东西部不同地区呈现给人们的景象,所反映出的发展层次,特别是农村的兴旺或衰落,十分突出。

     至于城市之间的差异,倒不妨引用《火车印象》书中有趣的一句话加以说明,“飞机让你看到此地的前庭,火车让你看到此地的后院……暴露着(此地)真实的身材”。谈起铁路火车站区域的建筑特点,《火车印象》书中就此的描述是,“(房屋)在凑合心态下草草地加灰浆垒起,没有正规建筑明确强硬的线条感,表面更连水泥也不抹,老远的就看到砖的红和缝隙间水泥浆流出来的呲牙咧嘴”。凑合与草率的建筑,却在火车站区域(包括铁路站段、宿舍、劳服企业)长期扎下跟来,陈旧老化。除近十来年新建的火车站、客运专线或高铁车站,火车站通常集中反映了所在城市衰败破落的一面。

     有关火车(铁路),留给中国人最突出的颜色印象,恐怕是绿色。一是铁路线两旁的植物。几乎所有的铁路两旁,都栽种着所属地域最常见的植物,乘火车旅行的旅客路途中借以养眼,抑或在打发时间中,将思绪投向远方。《火车印象》告诉我们,这些植物的真实作用,实际上是参与巩固路基——植物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防沙固沙、防风、防止水流冲刷,改善环境、调节气候,在夏天的时候,降低轨温、防止钢轨涨轨跑道。

     与这些植物相仿,铁路系统还有许许多多不为人们所熟悉、不能通过客运运输接触的工种,默默守护着火车(铁路)的安全。外公曾在铁路巡道工的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几年,我也因此一直对火车(铁路)存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火车(铁路)让人熟悉的另一个绿色,则来源于“绿皮车”。绿红蓝白四色,通常是颜色排在后面的车厢比前面的车厢质量和档次更高,当然车票座位、铺位的价格也更贵。在白色的高铁动车组运力提升、运送范围日渐扩大的今天,曾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绿皮车如今变得越来越少,一般只有在一些客流稀少的支线上,以及春运加班临客时,人们才有机会再次接触到这种行驶速度和客运价格都很低的车厢。

 来源:百道网

 

 

http://www.bookdao.com/UploadFile/Article/2012/8-3/f3264cfb-6031-4280-adec-2d6bd9c63f3a.jpg

《火车印象》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作者:赵妮娜
出版时间:201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