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 忆
(2008-11-02 11:36:54)
标签:
秋天记忆出版聚餐文化 |
分类: 连篇累读 |
蓝双秀
秋天,是个容易引发人的情思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一些原本已经沉淀到记忆深处的事情,会像蓄势已久的山泉一样,喷涌而出。我想我应该写一写,尽管它们并不是什么大事。
何总,以及那张餐巾纸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总编辑怎么和区区一张餐巾纸“牵连”在一起呢?呵呵,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事情是这样的——
当我们还在师大分部办公的时候,出版社大楼前即是学校的西苑食堂,社里给大家都办了金龙卡,中午的时候很多同事都在食堂里吃饭,社领导也不例外,我们经常会在打饭的时候碰上肖社或何总。
刚进社那年的一个中午,我和好友在打好饭找座位的时候就碰上了何总,打了招呼后何总示意我们坐在他对面的座位上。进餐到大半的时候,好友从包里拿出三张散发着淡淡香味的厚厚的——一看就知道是三层的那种——“心相印”餐巾纸,很大方地一人一张发过去。就在我很是优雅地展开餐巾纸,准备以优雅的姿势往嘴上擦去的时候,何总面带微笑地递过了一张餐巾纸。透过那张薄薄的微风扬起的餐巾纸,我看到何总手上另外的薄薄的两张。原来,何总把他那张分成了三份!我和好友都有点愕然,何总笑道:“我们要爱护有限的资源啊!”
我想,我当时肯定脸红了,要不我怎么直到现在都记得当时那种不好意思加惭愧的心理,以及那张微微扬起的餐巾纸?
肖老师真切平实的关怀
在肖向阳老师手下做过事的,也许都会佩服他的缜密和细心,即使是在工作之外。
2004年初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埋头苦看”一本书稿。肖老师走了过来,把一本杂志往我办公桌上一放:“这个,你有去年12月份出的那期吗?”我一看,是本《出版广角》。我翻了翻并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他说:“你去找一找,据说上面登了去年出版专业初级职称考试的题目,你去找来看看。”他走出去以后我仍很迷茫: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不过他叫我找那我就找吧!过了一会儿他又进来了:“我是有一本的,但是奇怪,不知道放到哪去了,我回去也找一找,找到了拿给你。”
后来我没有找到这本书,肖老师似乎也没找到。过了几个月,社里出通知要大家报名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肖老师是想叫我看看题目,好好备考。
据说这个资格考试还是“蛮要紧的”,大家都报了名,我也报了。但是听上一年考过的同事说,只要在考试前一周认真地把书过一遍就没问题了。本来就对考试抱有消极抵抗态度的我听同事这么一说就放心了,正好那段时间也比较忙,我就把参考书“珍藏”着,直到考试前一周才拿出来。后来是才看了几页书就赶到南宁考试了。
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只是想起当初肖老师的关心,我心里觉得很不好意思,于是尽量减少碰到他的次数。大约一个星期后的一个傍晚,手机响了,是肖老师。我硬着头皮接了,电话那边传来肖老师的声音:“这段时间一直忙,见到你也忘问了,你去南宁考试考得怎么样?”我一时语塞,一面以“谢谢肖老师的关心,不好意思……”这样的客套话搪塞过去,一面想起了那张布满我的涂鸦“杰作”的试卷。考出版实务的时候,因为没看几页书,只消几分钟我就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于是便交卷了,没想到监考老师说没到一个小时不能交卷。我只好悻悻地坐下,因为无事可做,我便用歪歪扭扭的线在试卷上涂涂画画起各种图案。当然,为了不败坏出版社的名声,交卷前我用涂改液涂掉了单位名称和我的大名及考号。这些在当时是不能让肖老师知道的,因为我辜负了他的关心。还好,去年我认真地对待了考试,已经考过了。现在敢于把这些写出来,算是对肖老师的关怀表示感谢吧。
聚
这里所说的聚餐,不过是我们刚进社时经常一起玩的集体活动。那时除了上课培训,没什么事情可做。在下班之后的时间里,大家都很空闲,尤其是周末的时候。于是,为了消解人生地不熟的寂寞和增进彼此的了解,我们几个人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嬉戏。聊我们对出版社的认识,聊各自大学时的生活,聊自己的爱好、打算,对在出版社的工作充满了憧憬;有时候也组织起来去这个公园转转,去那个景点玩玩;之后就是大家轮流坐庄请吃饭。总是不能忘记天气凉了之后,大家围在冒着热气的火锅旁,一边说笑,一边吃得满嘴油的情景。那时候大家把三里店那条路上的火锅店吃遍后,厨艺不错的J君和Z君还在他们的小屋分别宴请了大家。大家一边谈论着各种趣事,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食物,把只身前来桂林时的陌生和远离家乡的伤感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J做的把我辣得不行的酸菜鱼火锅和Z炖的飘着浓浓当归等药味的鸡汤。
前几天和已经离开桂林的好友通电话,说到出版社准备过二十岁生日,聊起在一起的日子,她急急地问:“大家都还好吗?还像那时候一样聚餐吗?”好友接着说,她很怀念在出版社的那段时间,大家在一起的愉快和热闹,还有那种对未来的莫名的期望。她说,她经常很骄傲地和她的朋友、同事说起这段时光,每次总能赢得大家的赞叹和羡慕。她说,离开出版社以后,在不同的地方待过,但总是忘不了大家在一起的这段时光,总是没办法忘记出版社宽松的环境和融洽的氛围。
(源自广西师大出版社版《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