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怜的见证者,洛阳天子驾六——中州行(五)

(2012-08-02 15:09:46)
标签:

洛阳

周王城

天子驾六博物馆

旅游

分类: 中州行

 http://s4/middle/5034d4cftc643275b5c83&690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可怜的见证者——洛阳天子驾六

 从龙门石窟回到洛阳城里,觉得人还徘徊在历史的回廊里,总还想知道点什么的激情一点没有减。于是,又来到了市中心的东周王城广场(原河洛文化广场),参观了坐落在广场上的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博物馆不太,可意义非同小可。可以想象出当时发现此地的文物工作者,应该是怎样的欢呼雀跃! 2002年7月,洛阳市要在这儿建一个广场,在工程建设中,文物队发现了地下是一个大型的古墓地。接着又在车马坑里发现了六马拉一车的残骸,这正应着了周朝礼制中“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的说法。最终断定,这里居然是东周天子的墓地,而这些殉葬的车马竟然是天子出巡的仪仗队!

 三千年前我们所在的这山、这水、这人到底是什么样子?东周又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凭想象无论如何是无法描绘不出来的。也许趁时下最兴的所谓“穿越”,亲自去看一眼,才知道东周的五百年里出了什么事。想起了狄更斯所写的《双城记》开篇的那一段文字,中国的东周列国时代应该也是一个 “大时代”。

 那是一个最混乱的时代,霸主更迭,群雄四起,一百一十七个诸侯国血拼、兼并;那是一个最伟大的时代,纵横捭阖,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中原,建立中华大帝国;那是一个万马齐喑的时期,焚书坑儒,有用的书只剩下了药书与农书;那是一个文化百花齐放的时期,各种学派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和哲学体系;人性最丑恶、最龌龊的黑暗面,昏聩、残暴、贪婪、狡诈、荒淫无耻、阴险奸佞被推演到了极至;人性最美好、最光明的一面,刚强、勇毅、忠诚、牺牲、从善如流、宽怀大度得到了最高的张扬。幸好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一本小说《东周列国志》,好让我们在凭空穿越中有了一点想象的基础。

 博物馆里没几个人,静悄悄的,这让我们的思想有了一点空间。看着马的骨骸和车的残迹,也可以让自己贫乏的想象力,给他们添些血肉和乱编的故事。

 突然在坑边上看到了一小堆骨骸,不会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挖掘者却把它也保留下来了。讲解员说,那是一只小猫的骨头,是在封墓时来不及逃脱,被埋在里面的,从它不同寻常的位置可以判断出来。它的一个小小的好奇心,不仅让自己丢了性命,还成就了它成为三千年一个大事件的见证者。我想,当时为周王殉葬时的马也是活的,可为什么我的心偏偏为一只小猫而颤抖?真怕现在误入了某个历史的缝隙,再过三千年以后,有人会指着我的骸骨说:“快来看呀!他见证了历史。”

 

http://s1/middle/5034d4cftc6433128cf80&690正是全国城市大兴建广场的时候,这里也准备建文化广场,出人意料地有了如此震撼世界的发现。

http://s14/middle/5034d4cftc643351938fd&690殉葬的马匹,应该是活着时候埋进去的。

http://s14/middle/5034d4cftc64335c1263d&690可以清楚看见车的轮廓,特别是车轮。

http://s1/middle/5034d4cftc6433658b4d0&690这就是那个由六匹马拉的天子乘的车。

http://s11/middle/5034d4cftc64336f2477a&690从后面的角度看天子驾六。

http://s2/middle/5034d4cftc643378904a1&690天子出巡的仪仗队。

http://s2/middle/5034d4cftc64338a81201&690这是那只可怜小猫的骸骨,照得不清楚,但转念一想,历史就清楚吗?

http://s16/middle/5034d4cftc6433233923f&690同时出土的铜壶,东周时代铜器面上的纹饰优美而古朴,壶的造型也耐看。

http://s15/middle/5034d4cftc64332e4860e&690铜器两边的柄应是两只虎吧,抽象的造型,现代人也想象不出来。

http://s6/middle/5034d4cftc643336cf1e5&690鼎盖上睡着两只小猪,多么生动、可爱。

http://s15/middle/5034d4cft7a39eb9a85ae&690编钟。

http://s7/middle/5034d4cft7a39ec060fb6&690英语只能译成“硬币”或者俗点译作“钢蹦儿”,当时人们怎么能把这种形状的硬币,放进衣服口袋里?!

http://s12/middle/5034d4cftc6433486ab0b&690在那个时代马车绝对是高科技,上面的中国字大部分都不认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