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震撼,无锡灵山大佛——南行记(十八)

(2010-11-13 14:28:42)
标签:

无锡

灵山大佛

旅游

分类: 南行记

http://s13/middle/5034d4cfh754a8a1251cc&690

 

震撼,无锡灵山大佛

去过无锡灵山大佛的人回来讲,震撼!一定要去谒拜。

灵山即在无锡市里,太湖湖畔。因为我们住的宾馆就在太湖边上,因此去灵山一直沿着太湖边的大道而行。大路两边,一边是太湖水之美,一边是绿荫静之美,虽未识佛面,心灵已被这美濯沐,净化了不少。车窗外飞速闪过的尽是一片片绿色,几乎见不到任何建筑,看来为了留下这方净土,人们是下了大决心的。

虽然我们是“游客”而不是“香客”,但心中依然对佛充满了敬畏之感。我想,这种景仰和畏惧之心,恐怕部分原因来自内心深处对佛学的无知吧。二千多年前,当有人问孔子,世上是否存在神灵的时候,这位大智者回答:信则有,不信则无;也许正是这种思想的引导,一直让我们陷在是是非非之中。菲律宾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当然也有其他宗教),我曾问过老师,他们对基督信仰的虔诚度,老师回答:“当你在做坏事的时候,以为无人知晓,但有一个人看见了,那就是上帝。”这种带有教义式的回答,让我意识到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它所闪耀的智慧和深邃含意。

我属于中国老百姓“见佛即拜”一类,无非求个平安吉祥,绝谈不上信仰。因为一提到佛教的戒律,便有些惶恐:简单地知道,出家人不打诳语(即不说谎),但是见佛即拜的人们有几个做到了?虽虔诚,却不想承担责任,谈何信仰。后来,心胸开阔了,有容乃大,觉得作一好人,坏事不做,一些小是小非,对佛倾诉一番,祈祷也好,祝愿也罢,请佛“普渡”,求得平衡与安慰,不也是在做个人的心理治疗吗。

一路胡思乱想,很快便到了灵山,远远看见大佛站立大山之前,一派高山仰止的气势。不同于一般庙宇,从钟楼、鼓楼到大雄宝殿,继而藏经楼的布局,这里规模之宏大,应该另称为“圣境”。倚着山麓的大佛有88米高,沿着大佛低垂的双眼向下望去形成了一条中轴线,中线的两侧分布着几个大的广场,广场上有灵山梵宫、曼飞龙塔、五印坛城、慈恩宝塔等佛教建筑。如果从中线的末端,也就是从我们游历的开端向佛走去,应该是一条“悟道成佛”之路,因为只有走到佛面前的谒拜者,你才能看到他目光中的慈祥和智慧。

进了山门,便见一巨大影壁,上面刻着此地的来历:距今1369年的唐朝,这里是一座叫“灵山庵”的寺院,后因玄奘的一个弟子在此讲经,随成为汉传佛教的祖地。后来,清朝称“神骏寺”,民国称“祥符寺”,抗日战争日本鬼子把寺院毁了,“文革”毁得更彻底,只剩了一口古井和一棵一千二百年的老树。1994年重建恢复了原名“祥符寺”,并扩建成佛教圣地,在此举办世界佛教的法事和会议。

漫步在灵山胜境,除了大佛的庄严和高大,令瞻仰者唏嘘与震撼外,再者便要数“梵宫”了。开始不理解为什么叫做“梵宫”,后细想,佛经是用梵文书写的,凡与佛有关的加上“梵”的称谓,应在情理之中了。宫内极高大、宽广,走进大厅有走进天厅的感觉,因为没人进过天厅,所以你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感受它的阔大。巨大的楠木柱是从印尼这些东南亚国家运来的木头做成,柱子的上端雕刻着飞天的形象,形成了一个长长的艺术的穹顶。四壁镶嵌着木板雕刻,都有关佛的故事。此时感到自我的渺小,不仅是空间上的比例,更有了精神上的感悟。

在梵宫看了《灵山吉祥颂》表演,讲得是佛祖成道的经过,由于现代声光电技术的配合,表演十分精致,赏心悦目。出了梵宫在广场又赶上了《九龙灌浴》:九条龙形的喷泉随着音乐,向一个巨大的莲花柱浇水,莲花花瓣徐徐展开,花心显现出刚刚诞生的佛祖……

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一面叫做“降魔”的浮雕。站在浮雕前,心呯然一动:看着右侧一群丰韵美貌的少女铜像,在左侧,还是她们,却变成一群干瘪的老太婆。想起了红楼梦中妙玉的那句禅语:“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我们一生都在感悟生命和人生,或听人讲怎么活着,或自我反省如何做人,但有几个悟了?!也还都在轮回之中……

http://s16/middle/5034d4cfh94e96df571df&690走进“灵山胜景”的大门,

http://s7/middle/5034d4cfh94e96e8e1236&690便来到了“洗心池”,

http://s10/middle/5034d4cfh94e96f5454e9&690接着在佛足坛,看到了佛的足印,

http://s7/middle/5034d4cfh94e9700b7696&690

在菩提大道的侧面是转经廊,

http://s3/middle/5034d4cfh94e970c2a872&690顺菩提大道向前来到了“九龙灌浴”的莲花柱,远远可见大佛。原想调一下照片的白平衡,结果成了此色,可能是佛的旨意,不改了。

http://s9/middle/5034d4cfh94e976a94b08&690在中轴线的两侧有几个广场,这是其中之一,耸立着“五印坛城”,我们去的时候还在修建中;

http://s11/middle/5034d4cfh94e975e2e3ca&690另一个小广场上是曼飞龙塔,这次才知道这是南传佛教的建筑,

http://s4/middle/5034d4cfh94e96d2f1ee3&690

在一个较大的广场上坐落着梵宫,(这张照片不是那天照的)

http://s16/middle/5034d4cfh94e973713dbf&690走进梵宫,仿佛走进了东方的凡尔赛宫,

http://s5/middle/5034d4cfh94e971c5fad4&690这些精美的雕刻组成了一个华丽的艺术穹顶,

http://s13/middle/5034d4cfh94e972ba2bac&690这些雕刻讲述着佛的故事,

http://s4/middle/5034d4cfh94e9745612a3&690

这是表演厅的外走廊,

 

http://s3/middle/5034d4cfh94e9753af9e2&690
表演厅里演出着佛悟道的历程。
http://s5/middle/5034d4cfh94e977510754&690有几十个顽皮的小娃娃在弥勒佛身上嬉戏,个个造型生动可爱。

http://s7/middle/5034d4cfh94e978175f06&690我们都在想,哪一天才能大彻大悟。

http://s9/middle/5034d4cfh94e978ce8558&690这是一千二百年前建寺时种下的一棵银杏树,它见证了佛佗成道的艰难。

http://s3/middle/5034d4cfh94e979b37072&690谁说“树木”不能悟道?

http://s3/middle/5034d4cfh94e97aa78612&690大佛望着我们这些芸芸众生,

http://s2/middle/5034d4cfh94e96c780001&690

如此走过了人生,
http://s1/middle/5034d4cfh94e98fdf07c0&690
http://s3/middle/5034d4cfh94e97b7d39b2&690我们虔诚地问佛:生命、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