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2009-08-18 18:03:36)
标签:

旅游

法国

巴黎

凯旋门

france

paris

arc

de

triomphe

分类: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我们到巴黎凯旋门的那天有雨……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

第二天清晨,到达凯旋门,小雨菲菲。欧洲各地的小雨都有些让人淋不够,那雨像一只柔滑细腻的手,轻拂着你的脸颊,不觉得它来自上天,倒像在游蕩在空气中。天是阴沉沉的,小雨把世界洗刷得褪了色,只剩了一片暗灰;人在其中,心情也有了份量,恰恰适合思绪回到历史的氛围中……

巴黎人说,每年的5月5日拿破仑生日那天,夕阳西下时,从香榭里舍大街西望凯旋门,可以看到在一片余辉中,落日正在拱门洞的中央。如果这是神谕的话,是不是说凯旋门只属于拿破仑?查历史,这个凯旋门就是为他造的。记起了电影《奧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伦在反法联军被彻底击溃以后,豪气冲天地对部下说:“在巴黎给我盖一座凯旋门,我回去的时候,要从中间走过!”尽管这其中不乏文学创作的因素,但在历史上这座凯旋门正是为纪念奧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而建的。

1805年12月2日,奧斯特里茨(现在捷克境内)小村,在晨曦中静静地等候着600门大炮的轰鸣;在这个村庄的山冈、丛林、湖畔有近十六万大军也在等待着……对阵的两军:一方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率领的7.3万人;另一方是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奧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率领的联军8.6万人。联军方面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俄奧联军总指挥独眼将军库图佐夫,人称“睡觉时都睁着一只眼的俄国熊”。可惜真正指挥权不在他手中,否则书写这段辉煌历史的还不定是谁呢。这场战争的惨烈和壮美全凭拿破仑一手描绘,他以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首先以自己“弱”的形象,骗取了联军“强”的骄狂,在普拉岑高地的反复争夺中,取得了高屋建瓴的战略优势,最终将联军主力摁死在扎钱湖和周围的沼泽地里。恩格斯曾高度评价这次战役:“这一切是用任何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奧斯特里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

站在凯旋门的拱洞下仰视着门墙、门柱和穹顶上镌刻着的法国战史和曾经随拿破仑征战的将军们的名字,心中陡然升起一股英雄的豪气。实际上,凯旋门已成了法国纪念英烈的纪念碑,在一侧门洞的地面上,铺着无名战士墓,一块石板上刻写着墓志:“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据说地下的确睡着一名在一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由他代表了在那次战争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我们访问那天既非节假日,也非纪念日,却看到了几束鲜花陈放在墓前,让人感悟到英烈们在法国人民心中的地位。

看到凯旋门四根巨柱墙面上镶嵌的大理石浮雕,让人热血沸腾。浮雕分四组主题:分别是《出征》、《凯旋》、《抵抗》和《和平》,其中最振奋人心的是《出征》,也称《马赛曲》。浮雕的上方是展翅奋臂的自由女神,下方以父子同赴战场的雕像为主,配合号手、弓努手、老战士的组像,构成了奋勇前行的队伍。画面产生的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张力,让人感到铁流滾滾势不可挡,仿佛在墙壁以外还跟随着千军万马……

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凯旋门的四周环绕着12个路口。除非本地人,真要是驾车到了这儿,不晕菜才怪呢!几年一度的环法自行车在凯旋门鸣枪开赛,估计那些小伙子们怎么转也晕不了!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门”这种纪念碑,让人们从中穿过时,感受它的高大与辉煌。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门廊的内壁有精美的雕塑,还镌刻着许多文字……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这些文字是曾经跟随拿破仑曾经征战沙场的将军的名字。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门柱上刻写着1792-1815年间法国的战事。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门廊下是法国的无名烈士墓。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墓铭志上写着: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巨石门柱上最著名的浮雕《出征》,也称《马赛曲》,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后面跟着千军万马……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与之平行的另一座浮雕《凯旋》。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在凯旋门的另一面也有两座浮雕,一座是《抵抗》;

 

落日余辉下的凯旋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41)

一座是《和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