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森林的音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5)

标签:
旅游奧地利维也纳森林约翰·施特劳斯forestviennaaustria |
分类: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 |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5)维也纳森林的音符
维也纳森林的音符
出了萨尔茨堡,大巴车直奔维也纳。
我的老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关于约翰·施特劳斯关于创作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的佚事:有一次施特劳斯所住的城遭到敌人的攻击,他搭上一辆马车连夜逃出了城。清晨,马车缓缓地行驶在维也纳森林的雾霭之中,睡眼惺松的施特劳斯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夜里如何搭的车,跟谁搭的车,怎样逃了出来。突然一曲牧笛声从森林的远处飘然而来,几个音符不知怎的一下子触到了这位大师灵感深处的那一点。他打着节拍哼了起来,但只是那几个音符就止住了,无法再继续……这时旁边一个美妙的女声竟然接着那几个音符吟唱了下去,施特劳斯惊呆了,转头一看,与他同车的竟然是当红的女高音歌手,昨夜的混乱让他们相坐而不相识。薄雾、微风、牧笛声、马蹄敲打着路面的达达声,车轮拧卷着空气的隆隆声,两个人在大森林的节奏中,寻找着那些最美的音符。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这样诞生的,后来他们相恋了,施特劳斯又为她创作了《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在施特劳斯的婚礼上,乐师们演奏着他的这两首名曲,但施特劳斯身边的未婚妻却并不是他曾热恋着的那位女高音歌手……我不知道这个凄美的故事有多少是我老师的演绎和杜撰,我也不愿意去查证历史的真实,因为这个故事太美了,太浪漫了。
从萨尔茨堡到维也纳的一路上,总在想这个故事,但是再美的故事也有说累的时候,这段路足足走了五个多小时,抵达维也纳城已是晚九点多钟了。我们的旅馆安排在维也纳的森林中,下了车,人困马乏,草草吃了晚饭,匆匆洗漱完毕,便一头倒在森林的怀抱中。
清晨,总好像听见了什么,五点钟就早早地醒了,走出房间,才知道那声音是从维也纳森林传来的。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宾馆向森林的纵深走去,在清晨的宁静中细细地聆听……不小心踏断干树枝清脆的喀嚓声,几只早起的小鸟数声兴奋的啁啾,小草抖落身上露珠的沙沙声,风儿绕着树干追逐打逗的嘻闹声……呵,维也纳森林,原来你的每一个角落都跳动着音符!
我敢断定,那些音乐大师们都曾经是维也纳森林中的一群精灵,他们都曾经在这里收集过自然、生命、爱情的音符,难怪他们创作的乐曲美妙而永恒。
我们的旅馆在维也纳郊区的森林里。
旅馆是这样朴素的平房,但里面很干净,设备也都很管用。
虽然是隔着车窗的玻璃拍摄的,但维也纳森林依然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