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 那一片土地——(38)走过中国茶亭

(2008-10-10 20:26:30)
标签:

旅游

德国

柏林

波茨坦

桑苏西宫berlin

potsdam

sanssouci

germany

分类: 德国 那一片土地

德国 那一片土地——(38)走过中国茶亭

德国 <wbr>那一片土地——(38)走过中国茶亭

走过中国茶亭

一边想着,一边走在通向新无忧宫的林荫大道上,路两旁是高高的大树,须昂首才见树梢,在蓝天的衬映下,树高、天宽、路阔。刚刚从皇宫花园出来,见此番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与维尔茨堡的大主教宫的花园相比,另有一番不同,它完全摈弃了皇家后花园那种小家碧玉的气质,带着帝王的威严和豁达。这座美丽的无忧宫花园,由十九世纪的园艺建筑大师Peter Joseph lenné设计,199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那天正是个大晴天,很热,渐近中午时,人觉得更渴,要是有一杯清亮的绿茶,那将会是一番如何的享受呵!在德国这些文化古迹旅游景点,都没有什么小卖部之类卖水和食品的设施,即使是在景点的外面也没有。尽管自己觉得很渴,但仍然十分赞同这种做法,这是人对文化,对信仰,对神祗,对先人,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人,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有时候看到一些文化圣地的环境被游人弄得一塌糊涂,叫人说些什么好呢?

幸亏女儿预先备了水,渴是解决了,但是品茶就别想了。走着,走着,眼前忽然一亮,在林荫道旁的深处隐约现出了一个中国式的亭子,远望外观很像一座蒙古包,走近了才知道这就是园内著名的中国茶亭(Chinese Teahouse)。应该说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圆亭的四周是罗马式的立柱,立柱下是正在悠闲享受的中国人的雕塑群像,立柱和塑像全部用金泊贴面;茶亭的窗户也是罗马式的圆形顶,带着金叶的修饰,高贵而奢华。整个茶亭金色的光芒向着四方照耀,金色那种给人的永恒与新鲜感,使得这座茶亭好像刚刚落成一样。立柱下中国人的金色雕像栩栩如生,但都是那种留着细细小胡子,带着草帽或者斗笠的形象,让我们这些现代的中国人看起来模样打扮都有点古怪可笑,倒是有些像蒙古人。十八世纪的中国人是这个样子吗?茶亭内并不卖茶水,完全属于望梅止渴,亭内摆放着有关中国的艺术珍宝、瓷器,从中看得出腓特烈二世对中国文化的景仰和崇尚。

过了中国茶亭,沿路走到皇宫花园的尽头是新王宫。据说是腓特烈二世为了再次显示他的财富于1760年特意修了另一座无忧宫,称为新王宫。宫殿是典型的后巴洛克风格,以铜筑顶,呈矩形,分出三个侧翼,共240米长。宫殿的表面有192个大壁柱和36个小壁柱,柱下共有428个塑像。与无忧宫相比其规模更大,宫内共有200个房间,其中贝壳厅是新王宫的代表之作。走进贝壳厅,你会想象到腓特烈二世是怎样一位别具个人魅力的皇帝,贝壳厅是如此奇异的一座大厅:无论是大厅的立柱、穹顶、墙面、门廊全部都是用各色的贝壳、稀有的矿石、珍奇的石头按照美丽的图案镶嵌而成。虽然说从装饰的立意来看,有着特立独行的怪诞,但正是与众不同,让我们看到了这位皇宫的主人那热爱大自然朴素的一面。

从新王宫出来,在唯一可以找到的一家小饭店,总算喝了些水,吃了点东西,随后便搭乘公共汽车向波茨坦会议的旧址驶去……

德国 <wbr>那一片土地——(38)走过中国茶亭

                    新王宫,也称新无忧宫。

德国 <wbr>那一片土地——(38)走过中国茶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